關(guān)于滕王閣序?qū)懢笆闱?,滕王閣序?qū)懢百p析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整體感知 本文原題為《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全文運思謀篇,都緊扣這個題目。
2、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歷敘洪都雄偉的地勢、珍異的物產(chǎn)、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貴的賓客,緊扣題中“洪府”二字來寫;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閣秋景圖,近觀遠眺,都是濃墨重彩,寫出了滕王閣壯美而又秀麗的景色,緊扣題目“秋日”、“登滕王閣”六字來寫;第3段由對宴會的描寫轉(zhuǎn)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緊扣題目中“餞”字來寫;最后一段自敘遭際,表示當此臨別之際,既遇知音,自當賦詩作文,以此留念,這是緊扣題中“別”、“序”二字來寫。
3、由此看來,全文層次井然,脈絡(luò)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謂絲絲入扣,層層扣題。
4、 二、局部思路揭示 本文因餞別而作,但對宴會之盛僅略敘,數(shù)筆帶過,而傾全力寫登閣所見之景,因景而生之情,不落窠臼,獨辟蹊徑。
5、而局部思路的布局謀篇,取舍立意,亦頗見為文之功底。
6、以第五段為例說明作者的情感起伏脈絡(luò): 先用一連串短句抒發(fā)感嘆:“時運不濟,命途多舛。
7、馮后易老,李廣難對。
8、”而后長短結(jié)合,抒發(fā)自己的憤郁悲涼:“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最后又用先短后長的一組對偶表明心志:“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鏗鏘的語調(diào)表達了自己不甘沉淪的決心。
9、 三、精彩語句揣摩 1.“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賞析:作者善用靈活多變的筆法描寫山容水態(tài),表現(xiàn)樓臺的壯觀,從而把讀者帶入身臨其境的審美境地。
10、“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寫出了色彩變化之美。
11、這兩句不囿于靜止的畫面色彩,而著力表現(xiàn)山光山色的色彩變幻:寒潭之水因積水退盡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巒因暮靄籠罩而呈紫色。
12、上句設(shè)色淡雅,下句設(shè)色濃重,在色彩的濃淡對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
13、 2.“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賞析:這一句素稱千古絕唱。
14、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相映增輝,構(gòu)成一幅色彩明麗而又上下渾成的絕妙好圖。
15、這兩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對,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對偶,形成“當句對”的特點。
16、如“落霞”對“孤鶩”,“秋水”對“長天”,這是王勃駢文的一大特點。
17、 3.“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18、” 賞析: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義的警語。
19、古往今來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對一切艱難險阻,總能執(zhí)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當中也不消沉放棄。
20、東漢馬援云:“大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21、”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華易逝和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
22、而王勃此時正懷才不遇,但仍有這般情懷,確實難能可貴。
23、 本文的借代和謙辭 1.辨識六處借代用法 (l)棨戟遙臨:棨戟代閻公。
24、 (2)檐帷暫駐:襜帷代車駕,實代宇文氏。
25、 (3)仙人之舊館:代滕王閣。
26、 (4)帝閽:代朝廷。
27、 (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
28、 (6)撫凌云而自惜:凌云代司馬相如的賦。
29、因漢武帝曾夸其賦“飄飄有凌云之氣”。
30、 2.了解六個禮貌謙辭 (1)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31、 家君,稱自己的父親。
32、童子,王勃自稱。
33、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縣的縣令,自己因探望父親路過這個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無知,(卻有幸)參加這場盛大的宴會。
34、 (2)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35、 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稱。
36、古人稱成人為“七尺之軀”,稱不大懂事的小孩兒為“三尺童兒”。
37、“一介”同“一芥”,比喻自己很渺小。
38、微命,指卑微的地位。
39、全句意思是,我是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的一個讀書人。
40、 (3)他日趨庭,叨陪鯉對。
41、 趨庭,快步走過庭院,這是表示對長輩的恭敬。
42、叨,慚愧的承受,表示自謙。
43、鯉對,指在父輩面前接受教誨。
44、全句意思是,過些時候自己將到父親那里聆聽教誨。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