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桃花園記原文及翻譯注解,桃花園記原文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原文《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2、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3、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4、復前行,欲窮其林。
5、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6、便舍船,從口入。
7、初極狹,才通人。
8、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9、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10、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11、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12、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13、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14、具答之。
15、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16、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17、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18、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19、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20、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1、停數(shù)日,辭去。
22、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2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24、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25、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26、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
27、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28、譯文東晉太元(公元376-396)年間,武陵有個人以捕魚為生。
29、有一天他沿著溪水劃船而行,忘記了路程的遠近。
30、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兩岸的幾百步之內(nèi),中間沒有其它樹木,花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非常詫異。
31、他繼續(xù)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32、桃花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漁人發(fā)現(xiàn)了一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隱約透著點光亮。
33、漁人便舍棄了船,從洞口走了進去。
34、最開始非常狹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過。
35、又行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明亮開闊了。
36、漁人眼前這片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齊,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以及桑樹、竹子這類的植物。
37、田間小路四通八達,雞鳴狗吠的聲音此起彼伏。
38、人們在田間來來往往耕種勞動,男男女女的衣著打扮,全都和外面的人一樣。
39、老年人和小孩兒,都怡然并自得其樂。
40、這里的人看見了漁人,感覺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里來的。
41、漁人都一一作了回答。
42、這里的人便邀請他到家中做客,擺了酒、殺了雞用來款待他。
43、村里面的其它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全都來打聽消息。
44、他們自己說他們的先祖是為了躲避秦朝時期的戰(zhàn)亂,率領妻兒鄉(xiāng)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此他們再沒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絕了一切往來。
45、村里的人問漁人現(xiàn)如今是什么朝代,他們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晉兩朝了。
46、漁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說了出來,村民們聽了都感嘆惋惜。
47、其余的人各自把漁人邀請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來款待他。
48、漁人停留了幾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辭。
49、村里的人告訴他:“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50、”漁人出來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著來時的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
51、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見太守,說了自己的這番經(jīng)歷。
52、太守立即派遣人員跟隨他前往,尋找漁人先前作的記號,最終迷路了,后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53、南陽有個叫劉子驥的人,是一個高尚的讀書人,他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愉快地計劃著前往桃花源。
54、但沒有實現(xiàn),不久后就病死了,后來就再也沒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55、擴展資料:創(chuàng)作背景本文由晉朝文人陶淵明作于永初二年(421年),文章描繪了一個沒有戰(zhàn)亂,沒有壓迫,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與世人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xiàn)了人們的追求與向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xiàn)實的不滿與反抗。
56、賞析第一段以“忘”“忽逢”“甚異”“欲窮”四個相承續(xù)的詞語生動揭示出武陵漁人一連串的心理活動。
57、“忘”字寫其一心捕魚,無意于計路程遠近,又暗示所行已遠。
58、其專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狀態(tài),與“徐行不記山深淺”的妙境相似。
59、“忽逢”與“甚異”相照應,寫其意外見到桃花林的驚異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
60、“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兩句,乃寫景妙筆,色彩絢麗,景色優(yōu)美,仿佛有陣陣清香從筆端溢出,造語工麗而又如信手拈來。
61、第二段先以數(shù)語描述發(fā)現(xiàn)仙境經(jīng)過。
62、“林盡水源,便得一山”,點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尋常去處。
63、漁人的搜尋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帶出來。
64、及至通過小口狹道,寫到“豁然開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韻致。
65、進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將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雞鳴犬吠諸景一一寫來,所見所聞,歷歷在目。
66、然后由遠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來種作、衣著裝束和怡然自樂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園生活圖景。
67、最后寫桃源人見到漁人的情景,由“大驚”而“問所從來”,由熱情款待到臨別叮囑,寫得情真意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68、第三段先寫漁人在沿著來路返回途中“處處志之”,暗示其有意重來。
69、“詣太守,說如此”,寫其違背桃源人“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叮囑。
70、太守遣人隨往的“不復得路”和劉子驥的規(guī)往不果,都是著意安排的情節(jié),明寫仙境難尋,暗寫桃源人不愿“外人”重來。
71、對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尋訪無著也不再問津了,而陶淵明自己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在《桃花源詩》的結尾處就剖露了“愿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的心愿。
72、他以桃花源人為志趣相合的契友,熱切期望與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73、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桃花源記。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