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漚肥的制作方法,漚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南方是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jié)日。
2、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
3、灶君,在夏朝就已經(jīng)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
4、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
5、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
6、中雷即土神。
7、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
8、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
9、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尸等等。
10、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11、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
12、后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
13、中國道教興盛之后,曾借《經(jīng)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
14、“管人住宅。
15、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
16、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
17、后來就發(fā)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
18、在不同的地區(qū)里,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shù)亓餍械拿耖g傳說故事。
19、 古人祭灶的日期,歷來說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
20、在我國封建社會里,諸教并存,神靈之數(shù)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
21、可能是為了簡化統(tǒng)一,易記易行的緣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稟報一次的說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
22、并且把時間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23、這一天,也就成了傳統(tǒng)的祭灶節(jié)日。
24、 山西境內(nèi),絕大部分地區(qū)是臘月二十三日祭灶。
25、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陽城等少數(shù)地方是臘月二十四日祭灶。
26、 灶君神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匣的墻上。
27、兩邊配聯(lián)多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lián)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的。
28、中間是灶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為坐騎。
29、祭灶時要陳設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
30、晉北地區(qū)習慣用餳,是麻糖的初級品,特粘,現(xiàn)在統(tǒng)稱麻糖。
31、有“二十三,吃餳板”的民諺。
32、糖、餳之類食品既甜又粘。
33、取意灶君顧了吃,顧不了說話,上天后嘴被餳粘住,免生是非。
34、供品中還要擺上幾顆雞蛋,是給狐貍、黃鼠狼之類的零食。
35、據(jù)說它們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點一下。
36、祭灶時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別要為灶君坐騎撒馬料,要從灶臺前一直撒到廚房門外。
37、這些儀程完了以后,就要將灶君神像拿下來燒掉。
38、等到除夕時再設新神像。
39、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說法,祭灶往往是男人們的事情。
40、近代卻多數(shù)由家庭主婦來充當祭灶的角色。
41、 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
42、在《太上感應篇》里,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
43、司命即指灶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
44、在這里,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
45、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46、 在晉北地區(qū)流傳著“臘月二十三 、灶君爺爺您上天 ,嘴里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現(xiàn)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47、 祭灶節(jié),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48、山區(qū)多吃糕和蕎面。
49、晉東南地區(qū),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
50、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51、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
52、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
53、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
54、民謠有“歲晏鄉(xiāng)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
55、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56、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jié)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
57、要徹底打掃室內(nèi),俗稱掃家,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塵土,粉刷墻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58、 晉東南地區(qū)民間流傳著兩首歌謠,其一是“ 二十三 ,打發(fā)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團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lián)一齊貼”。
59、體現(xiàn)了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
60、 其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
61、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
62、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
63、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
64、”反映了兒童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
65、 在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
66、內(nèi)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67、也有各種戲劇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進土,五女拜壽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慶壽九件衣”的說法,體現(xiàn)了民間對戲劇故事的偏愛。
68、有新媳婦的人家,新媳婦要帶上自己剪制的各種窗花,回婆家糊窗戶,左鄰右舍還要前來觀賞。
69、 臘月二十三后,家家戶戶要蒸花饃。
70、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
71、前者莊重,后者花梢。
72、特別要制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
73、“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
74、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75、 臘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lián)。
76、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jié)的對聯(lián)數(shù)量最多,內(nèi)容最全。
77、神靈前的對聯(lián)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
78、常見的有天地神聯(lián):“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lián):“土中生白玉,地內(nèi)出黃金”;財神聯(lián):“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lián):“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
79、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lián),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
80、如“ 五谷豐登 ,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
81、另外還有一些單聯(lián),如每個室內(nèi)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nèi)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
82、大門上的對聯(lián),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qū)懢埃瑑?nèi)容豐富,妙語聯(lián)珠。
83、 臘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fā)。
84、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85、呂梁地區(qū)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
86、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
87、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干凈,不留一點污穢。
88、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
89、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