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西游三維版怎么聯(lián)系在線客服(夢幻西游三維版客服電話人工服務(wù)電話) 銷售原材料結(jié)轉(zhuǎn)成本的會計(jì)分錄(銷售原材料會計(jì)分錄) 手機(jī)如何查詢東莞住房公積金?(手機(jī)如何查詢東莞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 呆萌寵物對對碰攻略(萌寵對決攻略) 工程招標(biāo)代理資質(zhì)取消通知(工程招標(biāo)代理資質(zhì)) 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怎么算(法定節(jié)假加班工資怎么計(jì)算) 駕照理論考試技巧和方法(駕照理論考試技巧和方法口訣) 黃花菜不能和什么食物同吃(黃花菜不能和什么食物一起吃) HTC G12刷recovery教程及進(jìn)入recovery方法(htc如何進(jìn)入recovery) b血型的人有什么特點(diǎn)男(b血型的人有什么特點(diǎn)) Sai軟件手繪簡筆畫綠色環(huán)保機(jī)器人(SAI畫畫軟件) Their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譯怎么讀(their是什么意思) 網(wǎng)上賺錢創(chuàng)業(yè)方法大全(網(wǎng)上賺錢創(chuàng)業(yè)方法大全套) 走路賺錢的幾種方式(走路賺錢的幾種方式是什么) 紅龍魚飼養(yǎng)方法(紅龍草) 怎樣增強(qiáng)抵抗力(怎樣增強(qiáng)抵抗力和免疫力) qb怎么轉(zhuǎn)給別人(怎么把qb給別人)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全詩拼音(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全詩) 微信新功能"拍一拍"上線!(微信新功能朋友圈折疊) 現(xiàn)場儀表HART通訊如何接線(hart怎么接線) peacewarfound的英語怎么讀(peace war find怎么讀) q版泡泡堂6怎么換人(q版泡泡堂可以三人嗎) 如何獲得更多渠道商及他們的支持(如何獲得更多渠道商及他們的支持英語) 作文那一次我失敗了(作文那一次我真高興) 圍巾情人扣的織法(圍巾情人扣的織法粗線)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國語版櫻花動漫(懸崖上的金魚公主國語版高清) 智能電視怎么看地方臺頻道直播 教你方法(智能電視怎么看地方臺的頻道) 初二英語周報所有答案大全(初二英語周報答案網(wǎng)) 籃球計(jì)分器 教你使用籃球計(jì)分器!(籃球計(jì)分器如何使用) 玉兔怎么畫簡單又漂亮(玉兔怎么畫簡單又漂亮圖片) 項(xiàng)目措施費(fèi)包干含后期簽證嗎(項(xiàng)目措施費(fèi)包括哪些) 像粑粑一樣惡心人(像粑粑一樣惡心人的圖片) PPT如何修改激光筆顏色(放映ppt時激光筆的顏色是可以更改的) 果綠色cmyk色值為多少(果綠色cmyk色值) 淘寶天貓如何設(shè)置店鋪抽獎?(淘寶天貓如何設(shè)置店鋪抽獎時間) 怎么設(shè)置瀏覽器的兼容模式(怎么設(shè)置瀏覽器的兼容模式手機(jī)) 臺達(dá)VFD-B 3.7kW變頻器維修方法(臺達(dá)vfd—b變頻器使用手冊) 摩爾莊園手游農(nóng)莊拍照任務(wù)流程(摩爾莊園手游莊園拍照任務(wù)) 醫(yī)者仁心的經(jīng)典語錄(醫(yī)者仁心是什么意思) 打好臺球的小技巧(打好臺球的小技巧和方法) 紙張方向只設(shè)置一頁橫向(紙張種類) 京東巴槍聯(lián)迪P990修改時間 紅櫻桃木門效果圖(紅櫻桃木) 大梅沙附近酒店攻略(大梅沙附近住宿) 光纖貓 Modem)怎樣設(shè)置無線上網(wǎng)?(光纖貓?jiān)O(shè)置方法) 圓舞曲之王是誰呢(圓舞曲之王是) 怎么收藏和查看當(dāng)當(dāng)網(wǎng)的圖書(怎么收藏和查看當(dāng)當(dāng)網(wǎng)的圖書資源) iphone清理系統(tǒng)垃圾的方法(iPhone系統(tǒng)垃圾怎么清理) 雙色球天齊網(wǎng)殺紅球(雙色球天齊) 微信8.0背景視頻如何設(shè)置?(微信8.0背景視頻如何設(shè)置時間)
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精選 >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shù)翘┥蕉√煜孪乱痪洌鬃拥菛|山而小魯?shù)翘┥蕉√煜拢?/h1>

導(dǎo)讀 關(guān)于孔子登東山而小魯?shù)翘┥蕉√煜孪乱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shù)翘┥蕉√煜逻@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

關(guān)于孔子登東山而小魯?shù)翘┥蕉√煜孪乱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shù)翘┥蕉√煜逻@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盡心上》 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覽無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shí)際指人的眼界.視點(diǎn)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來觀看世間的變幻紛擾。

2、孟子盡心上及翻譯上(一)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

3、知其性,則知天矣。

4、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

5、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6、”孟子說:“盡自己的善心,就是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

7、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

8、保存自己的善心,養(yǎng)護(hù)自己的本性,以此來對待天命。

9、不論壽命是長是短都不改變態(tài)度,只是修身養(yǎng)性等待天命,這就是確立正常命運(yùn)的方法。

10、”(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①。

11、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②,非正命也。

12、”孟子說:“沒有一樣不是天命(決定),順從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運(yùn);因此懂天命的人不會站立在危墻下面。

13、盡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運(yùn);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運(yùn)。

14、”①巖墻:就要傾塌的墻。

15、②桎梏:拘禁犯人的刑具。

16、(三)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17、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8、”孟子說:“尋求就能得到它,舍棄就會失掉它;這樣尋求就有益于得到,因?yàn)樗鶎で蟮拇嬖谟谖冶旧碇畠?nèi)的緣故。

19、尋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運(yùn),這樣尋求無益于得到,因?yàn)樗鶎で蟮脑谖冶旧碇獾木壒省?/p>

20、”(四)孟子曰:“萬物皆備于我矣。

21、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22、強(qiáng)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23、”孟子說:“萬物之理我都具備了。

24、反問自己,所具備的道理是實(shí)實(shí)在在存在的,快樂沒有比這更大的了。

25、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沒有比這更近的了。

26、”(五)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xí)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27、”孟子說:“做了而不明白,習(xí)慣了而不覺察,一輩子走這條路,卻不知道那是條什么路,這種人是一般的人。

28、”(六)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

29、無恥之恥,無恥矣。

30、”孟子說:“人不能沒有羞恥心。

31、把沒有羞恥心當(dāng)作羞恥,那就不會有恥辱了。

32、”(七)孟子曰:“恥之于人大矣。

33、為機(jī)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

34、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說:“羞恥對于人關(guān)系大極了。

35、玩弄權(quán)術(shù)詭計(jì)的人,是到處不講羞恥的。

36、不認(rèn)為不如別人是羞恥,怎么能趕上別人呢?”(八)孟子曰:“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dú)不然?樂其道而忘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

37、見且由不得亟,而況得而臣之乎?”孟子說:“古代的賢君好善而忘記自己的權(quán)勢;古代的賢士又何嘗不是這樣?他們樂于行道而忘記了別人的權(quán)勢,所以王公大人不恭敬盡禮,就不能常常見到賢士。

38、相見尚且不可多得,更何況要把他們當(dāng)臣屬呢?”(九)孟子謂宋勾踐曰①:“子好游乎?吾語子游。

39、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40、”孟子對宋勾踐說:“你喜歡游說嗎?我告訴你游說(的態(tài)度)。

41、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無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無所求。

42、”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宋勾踐問道:“怎樣就能做到悠然自得無所求呢?”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

43、故士窮不失義,達(dá)不離道。

44、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dá)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

45、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

46、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47、”孟子說:“崇尚德,愛好義,就能悠然自得無所求。

48、所以士人窮困時不失掉義,得志時不背離道。

49、窮困時不失掉義,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時不背離道,所以不會使百姓失望。

50、古代的人,得志時,施給人民恩澤;不得志時,修養(yǎng)品德立身在世。

51、窮困時,獨(dú)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時還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52、”【注釋】①宋勾踐:人名,身世不詳。

53、(十)孟子曰:“待文王而后興者,凡民也。

54、若夫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55、”孟子說:“等文王(那樣的圣君)出現(xiàn)才奮發(fā)的,是平凡的人。

56、至于杰出人物,即使沒有文王出現(xiàn),也能奮發(fā)有為的。

57、”(十一)孟子曰:“附之以韓魏之家①,如其自視欿然②,則過人遠(yuǎn)矣。

58、”孟子說:“把韓魏兩大家的財富增加給他,如果他還自認(rèn)為沒有什么,那他就遠(yuǎn)遠(yuǎn)超過一般人了。

59、”【注釋】①韓魏之家:指春秋末期晉國六卿中的韓魏兩家。

60、這兩家當(dāng)時擁有很大的權(quán)勢和很多的財產(chǎn)。

61、②欿(kǎn):“坎”的假借字,視盈若虛的意思。

62、(十二)孟子曰:“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

63、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

64、”孟子說:“依據(jù)(讓百姓)安逸的原則去役使百姓,百姓即使勞累也不怨恨;依據(jù)(讓百姓)生存的原則去殺人,被殺的人雖死不怨殺他的人。

65、”(十三)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cè)缫病?/p>

66、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

67、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bǔ)之哉?”孟子說:“霸主的百姓愉快歡樂,圣王的百姓心曠神怡。

68、(圣王的百姓)被殺而不怨恨誰,得了好處而不報答誰,一天天趨向于善,卻不知道誰使他們這樣。

69、圣人經(jīng)過哪里,哪里就受感化;住在哪里,哪里就有神奇的變化,造化之功上與天齊下與地同,難道說只是小小的補(bǔ)益嗎?”(十四)孟子曰:“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70、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

71、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72、”孟子說:“仁德的言辭不如仁德的聲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獲得民心。

73、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違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樂于接受它。

74、良好的政治能聚斂到百姓的財富,良好的教育能贏得民心的擁護(hù)。

75、”(十五)孟子曰:“人之所不學(xué)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76、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77、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dá)之天下也。

78、”孟子說:“人不經(jīng)學(xué)習(xí)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經(jīng)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

79、年幼的孩子,沒有不知道要愛他們父母的;長大后,沒有不知道要敬重他們兄長的。

80、愛父母就是仁,敬兄長就是義,這沒有別的原因,只因?yàn)椋ㄈ屎土x)是通行于天下的。

81、”(十六)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其所以異于深山之野人者幾希。

82、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83、”孟子說:“舜居住在深山里,與樹木、石頭作伴,與鹿、豬相處,他區(qū)別于深山里不開化百姓的地方是很少的。

84、(可是)等他聽了一句善言,見了一種善行,(就會立即照著去做,)像決了口的江河一般,澎湃之勢沒有誰能阻擋得住的。

85、”(十七)孟子曰:“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86、”孟子說:“不要讓他干不想干的事,不要讓他想不想得的東西,這就行了。

87、”(十八)孟子曰:“人之有德慧術(shù)知者,恒存乎疢疾①。

88、獨(dú)孤臣孽子②,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dá)。

89、”孟子說:“有德行、智慧、謀略、見識的人,常常是因?yàn)樗钤诨茧y之中。

90、只有那些孤臣和孽子,他們持有警懼不安的心理,考慮憂患很深遠(yuǎn),所以通達(dá)事理。

91、”【注釋】①疢(chèn)疾:義同災(zāi)患。

92、②孤臣孽子:孤臣,受疏遠(yuǎn)的臣;孽子,非嫡妻所生之子。

93、(十九)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悅者也;有天民者①,達(dá)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94、”孟子說:“有侍奉君主的人,那是專把侍奉某個君主當(dāng)作快樂的;有安定國家的人,那是把安定國家當(dāng)作快樂的人;有不在職位而保全天理的人,那是知道‘道’能在天下推行了然后來行道的人;有圣人,那是端正了自己而外物隨之就端正的人。

95、”【注釋】①天民:朱熹《四書集注》云:“民者,無位之稱,以其全盡天理,乃天之民,故謂之天民。

96、”(二十)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97、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98、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99、”孟子說:“君子有三件值得快樂的事,稱王天下不在其中。

100、父母都健在,兄弟沒病沒災(zāi),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抬頭無愧于天,低頭無愧于人,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到天下的優(yōu)秀人才而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

101、君子有這三件快樂的事,用仁德統(tǒng)一天下不包括在內(nèi)。

102、”(二十一)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

103、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

104、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105、”孟子說:“廣闊的土地,眾多的人民,君子是想得到的,但他的快樂不在這方面;站立在天下的中央,安定普天下的百姓,君子對此感到快樂,但他的本性不在這方面。

106、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理想完全實(shí)現(xiàn)了,也不會因此而有所增加,即使窘困隱居,也不會因此而有所減少,這是由于本分已經(jīng)確定的緣故。

107、君子的本性,仁義禮智植根在心中,它們產(chǎn)生的氣色是純正和潤的,顯現(xiàn)在臉上,充滿在體內(nèi),延伸到四肢。

108、四肢不必等他的吩咐,便明白該怎樣做了。

109、”(二十二)孟子曰:“伯夷辟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yǎng)老者。

110、’太公辟紂,居?xùn)|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yǎng)老者。

111、’天下有善養(yǎng)老,則仁人以為己歸矣。

112、五畝之宅,樹墻下以桑,匹婦蠶之,則老者足以衣帛矣。

113、五母雞,二母彘,無失其時,老者足以無失肉矣。

114、百畝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無饑矣。

115、所謂西伯善養(yǎng)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樹畜,導(dǎo)其妻子使養(yǎng)其老。

116、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飽。

117、不暖不飽,謂之凍餒。

118、文王之民無凍餒之老者,此之謂也。

119、”孟子說:“伯夷躲避紂王,隱居在北海之濱。

120、’姜太公躲避紂王,隱居在東海之濱,’天下有善于奉養(yǎng)老人的人,仁人便把他當(dāng)作自己要投奔的人了。

121、五畝的住宅地,墻下栽上桑樹,婦女用它養(yǎng)蠶,老人就完全能穿上絲棉衣了。

122、養(yǎng)五只母雞、兩只母豬,不錯過它們的繁殖時期,老人就完全不會缺肉吃了。

123、一百畝的耕地,由男子耕種,八口之家就完全不會有饑餓了。

124、所謂西伯善于奉養(yǎng)老人,(就在于他)規(guī)定了百姓的田畝宅地,教育他們栽桑養(yǎng)畜,引導(dǎo)他的妻子兒女奉養(yǎng)老人。

125、五十歲的人,不穿絲棉就不暖,七十歲的人,沒有肉吃就不飽。

126、不暖不飽,就叫挨凍受餓。

127、文王的百姓中沒有挨凍受餓的人,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128、”(二十三)孟子曰:“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129、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

130、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至足矣。

131、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132、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說:“(讓百姓)種好他們的地,減輕他們的賦稅,就可以使百姓富足。

133、按一定時節(jié)食用,按禮的規(guī)定使用,財物就用不完了。

134、百姓沒有水和火就無法生活,晚上敲人門戶求水討火,沒有人不給的,因?yàn)榧壹宜鸲级鄻O了。

135、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的糧食多得像水火。

136、糧食多得像水火,那么老百姓哪還有不仁愛的呢?”下(二十四)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

137、觀水有術(shù),必觀其瀾。

138、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139、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dá)。

140、”孟子說:“孔子登上了東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了泰山,覺得天下變小了,所以看過大海的人,就難以被別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門下學(xué)習(xí)的人,就難以被別的言論吸引了。

141、觀賞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觀賞它的波瀾。

142、日月都有光,細(xì)小的縫隙必定都照到。

143、流水這東西,不流滿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當(dāng)程度就不可能通達(dá)。

144、”(二十五)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

145、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146、”孟子說:“雞叫就起身,孜孜不倦地行善,是舜一類的人;雞叫就起身,一刻不停地求利,是跖一類的人。

147、要想知道舜和跖的區(qū)別,沒有別的,只在行善和求利的不同罷了。

148、”(二十六)孟子曰:“楊子取為我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149、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②,為之。

150、子莫執(zhí)中③;執(zhí)中為近之。

151、執(zhí)中無權(quán),猶執(zhí)一也。

152、所惡執(zhí)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153、”孟子說:“楊子奉行‘為我’,拔根汗毛就對天下有利,他也不干。

154、墨子提倡‘兼愛’,(哪怕)從頭到腳都受傷,只要對天下有利,也愿干。

155、子莫持中間態(tài)度,持中間態(tài)度就接近正確了。

156、(但是,)持中間態(tài)度而沒有變通,也還是執(zhí)著在一點(diǎn)上。

157、執(zhí)著于一點(diǎn)之所以不好,是因?yàn)樗鼡p害了道,抓住了一點(diǎn)而丟棄了其他一切的緣故。

158、”【注釋】①楊子:即楊朱,見《滕文公下》第九章注。

159、②摩頂放踵:摩,假借為■,《說文》:“■,爛也。

160、”引申為損傷。

161、放,疑為“致”,前人引此多有作“致”者。

162、③子莫:戰(zhàn)國時魯國人。

163、(二十七)孟子曰:“饑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饑渴害之也。

164、豈惟口腹有饑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

165、人能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166、”孟子說:“饑餓的人覺得任何食物都好吃,口渴的人覺得任何水都好喝,這并沒有嘗到飲食的正常味道,而是受了饑渴損害的緣故。

167、難道只有嘴巴肚子有饑渴的損害?人心也都有損害。

168、人們能夠不把(類似)饑渴的損害變成對心的損害,那么(一時)趕不上別人,也不必為此憂慮了。

169、”(二十八)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170、”孟子說:“柳下惠不會因?yàn)樽龃蠊俣淖兯牟偈亍?/p>

171、”(二十九)孟子曰:“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①,猶為棄井也。

172、”孟子說:“做事好比打井,打了六七丈深還沒打到泉水,仍然是口廢井。

173、”【注釋】①軔(rèn):同“仞”。

174、古代七尺(或說八尺)為一仞。

175、(三十)孟子曰:“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

176、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孟子說:“堯、舜是本性具備仁義,湯王、武王是親身實(shí)踐仁義,五霸是假借仁義。

177、假借久了而不歸還,哪能知道他們本來是沒有仁義的呢?”(三十一)公孫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順,放太甲于桐,民大悅。

178、太甲賢,又反之,民大悅。

179、’賢者之為人臣也,其君不賢,則固可放與?”公孫丑說:“伊尹說:‘我不親近不遵循仁義的人,把太甲放逐到桐邑,百姓非常高興;太甲變好了,又讓他回來(作君主),百姓非常高興。

180、’賢人作為臣,君主不好,本來就可以將他放逐的嗎?”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181、”孟子說:“有伊尹那樣的意圖,就可以;沒有伊尹那樣的意圖,那就是篡位了。

182、”(三十二)公孫丑曰:“《詩》曰:‘不素餐兮。

183、’①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公孫丑說:“《詩經(jīng)》上說:‘不白吃飯啊。

184、’君子不耕種,卻也吃飯,是什么道理呢?”孟子曰:“君子居是國也,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其子弟從之,則孝悌忠信。

185、‘不素餐兮’,孰大于是?”孟子說:“君子住在這個國家,這一國的君主任用他,便能得到安定、富足、尊貴、榮耀;他的弟子跟隨他,便能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辦事盡心,講求誠信。

186、‘不白吃飯啊’,哪樣比這功勞更大?”【注釋】①此句出自《詩經(jīng)·魏風(fēng)·伐檀》。

187、(三十三)王子墊問曰①:“士何事?”王子墊問道:“士該做什么事?”孟子曰:“尚志。

188、”孟子說:“使自己志向高尚。

189、”曰:“何謂尚志?”王子墊問:“什么叫使自己志向高尚?”曰:“仁義而已矣。

190、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191、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

192、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193、”孟子說:“遵行仁義罷了。

194、殺一個無罪的人是不仁的,不該是自己的東西而取來,是不義的。

195、該住的地方在哪里?仁就是;該行的路在哪里?義就是。

196、能居住在仁上,行走在義上,(那就連)君子該做的事都齊全了。

197、”【注釋】①王子墊:齊王之子,名墊。

198、(三十四)孟子曰:“仲子①,不義與之齊國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簞食豆羹之義也。

199、人莫大焉亡親戚君臣上下。

200、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孟子說:“陳仲子,(如果)不合道理地把齊國送給他,他不會接受,人人都相信這一點(diǎn),(不過)這只是拒絕一筐飯、一碗湯那樣的小義罷了。

201、人的罪過沒有比不講親屬君臣尊卑關(guān)系更大的了。

202、因?yàn)樗行×x就相信他有大義,怎么可以呢?”【注釋】①仲子:即陳仲子,見本書《滕文公下》第十章注。

203、(三十五)桃應(yīng)問曰①:“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桃應(yīng)問道:“舜是天子,皋陶是法官,(如果)瞽瞍殺了人,那該怎么辦?”孟子曰:“執(zhí)之而已矣。

204、”孟子說:“把他捉起來罷了。

205、”“然則舜不禁與?”(桃應(yīng)問:)“那么,舜不阻止嗎?”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206、”孟子說:“舜哪能去阻止呢?(皋陶的權(quán)力)是有所承受的。

207、”“然則舜如之何?”(桃應(yīng)問:)“那么舜該怎么辦?”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

208、竊負(fù)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然②,樂而忘天下。

209、”孟子說:“舜把拋棄天下看得如同丟棄破草鞋一樣。

210、(因此他會)偷偷地背著父親逃跑,沿海邊住下來,一輩子高高興興的,快樂得忘了天下。

211、”【注釋】①桃應(yīng):孟子弟子。

212、②?(xīn)然:高興的樣子。

213、(三十六)孟子自范之齊①,望見齊王之子,喟然嘆曰:“居移氣,養(yǎng)移體,大哉居乎!夫非盡人之子與?”孟子從范邑到齊國去,遠(yuǎn)遠(yuǎn)地看見了齊王的兒子,很感慨地說:“居住環(huán)境改變?nèi)说臍赓|(zhì),奉養(yǎng)改變?nèi)说捏w質(zhì),所處的環(huán)境真是關(guān)系大極了!他和別人不都一樣是做兒子的嗎?”孟子曰:“王子宮室、車馬、衣服多與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況居天下之廣居者乎?魯君之宋,呼于垤澤之門。

214、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聲之似我君也?’此無他,居相似也。

215、”孟子說:“王子的住房、車馬、衣服多半跟別人的相同,而王子卻是那樣(與眾不同),是因?yàn)樗幼〉沫h(huán)境使他變得這樣的;何況居住在(‘仁’這個)天下最寬廣的住所中的人呢?(有一次)魯君到宋國去,在宋國的垤澤城門下吆喝,守門人議論說:‘這個人不是我們的君主,為什么他的聲音像我們的國君呢?’這沒有別的原因,所居住的環(huán)境相似罷了。

216、”【注釋】①范:齊國地名,其地在今山東省范縣東南。

217、(三十七)孟子曰:“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

218、恭敬者,幣之未將者也。

219、恭敬而無實(shí),君子不可虛拘。

220、”孟子說:“只給吃而不愛撫,那就像對待豬一樣;愛撫而不恭敬,那就像畜養(yǎng)牲口一樣。

221、恭敬之心是禮物送上之前就該具有的。

222、只有恭敬的形式,卻沒有誠心實(shí)意,君子就不能徒然地受它的約束。

223、”(三十八)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

224、”孟子說:“形體容貌是天生的,只有成了圣人才能無愧于(他的)形體容貌。

225、”(三十九)齊宣王欲短喪。

226、公孫丑曰:“為期之喪,猶愈于已乎?”齊宣王想縮短服喪的期限。

227、公孫丑說:“(為父母)服喪一年,總還比不服喪好吧?”孟子曰:“是猶或紾其兄之臂,子謂之姑徐徐云爾,亦教之孝悌而已矣。

228、”孟子說:“這就像有人在扭他哥哥的胳膊,你卻對他說暫且慢慢扭罷之類的話,(能有什么用呢?)你只要用孝父母、敬兄長的道理去教育他就行了。

229、”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為之請數(shù)月之喪①。

230、公孫丑曰:“若此者何如也?”有個王子的生母死了,他的老師為他去請求君主,允許他服喪幾個月。

231、公孫丑問(孟子)道:“像這樣的事該怎樣看?”曰:“是欲終之而不可得也。

232、雖加一日愈于已,謂夫莫之禁而弗為者也。

233、”孟子說:“這是想服喪三年而無法辦到的緣故。

234、即使多服喪一天也總比不服喪好,這是針對那些沒有誰禁止他,而他自己不肯服喪的人說的。

235、”【注釋】①以上兩句,據(jù)《儀禮·喪服記》,王子在母親(諸侯之妾)死后,因父親還在,不必服喪,只在下葬時穿穿麻衣而已,因此“數(shù)月之喪”也就不是短喪了。

236、(四十)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dá)財者①,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

237、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38、”孟子說:“君子教育的方法有五種:有像及時雨滋潤沾化的,有幫助養(yǎng)成品德的,有幫助發(fā)展才能的,有解答疑問的,有(靠品德學(xué)問使人)私下受到教誨的。

239、這五種就是君子施行教育的方法。

240、”【注釋】①財:同“才”。

241、(四十一)公孫丑曰:“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也?”公孫丑說:“道是很高很好啊,(但要學(xué)它,)那就像登天那樣,似乎不可能達(dá)到的;何不讓它變得有希望達(dá)到從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它呢?”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①,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

242、君子引而不發(fā),躍如也。

243、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244、”孟子說:“高明的木匠不會因?yàn)楸孔镜耐焦ざ淖儭U棄繩墨,羿不會因?yàn)楸孔镜纳涫侄淖兝臉?biāo)準(zhǔn)。

245、君子(教導(dǎo)別人,正如教人射箭,)拉滿了弓卻不射出箭,只是躍躍欲試(地做示范)。

246、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間,有能力的人便會跟從他學(xué)。

247、”【注釋】①繩墨:木工取直用的工具。

248、(四十二)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249、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250、”孟子說:“天下清明太平,道能被我施行;天下混亂黑暗,不惜為道獻(xiàn)身。

251、沒聽說犧牲了道去迎合別人的。

252、”(四十三)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門也①,若在所禮,而不答,何也?”公都子說:“滕更在您門下學(xué)習(xí)時,似乎是屬于要以禮相待的人,然而您卻不回答(他的發(fā)問),為什么呢?”孟子曰:“挾貴而問,挾賢而問,挾長而問,挾有勛勞而問,挾故而問,皆所不答也。

253、滕更有二焉。

254、”孟子說:“倚仗地位來發(fā)問,倚仗能干來發(fā)問,倚仗年長來發(fā)問,倚仗有功勞來發(fā)問,倚仗老交情來發(fā)問,都是我不愿回答的。

255、滕更占了其中的兩條。

256、”【注釋】①滕更:滕國國君的弟弟,曾就學(xué)于孟子(四十四)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

257、于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

258、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

259、”孟子說:“對于不該拋棄的人卻拋棄了,那就沒有什么人不可拋棄了。

260、對于該厚待的人卻給予薄待,那就沒有什么人不可薄待的了。

261、進(jìn)得太快的人,退得也快。

262、”(四十五)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愛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

263、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264、”孟子說:“君子對于萬物,愛惜而不必施予仁德;對于百姓,施予仁德而不必視作親人。

265、(君子)首先要親近親人,進(jìn)而把仁德施給百姓;把仁德施給百姓,進(jìn)而愛惜萬物。

266、”(四十六)孟子曰:“知者無不知也,當(dāng)務(wù)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wù)。

267、堯、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務(wù)也;堯、舜之仁不遍愛人,急親賢也。

268、不能三年之喪,而緦、小功之察①;放飯流歠②,而問無齒決③,是之謂不知務(wù)。

269、”孟子說:“聰明人本該無所不知,(但總是)急于知道眼前該做的事情;仁人本該無所不愛,(但總是)急于先愛親人和賢人。

270、堯、舜的智慧不能遍知所有事物,是因?yàn)榧庇谌プ鲅矍暗拇笫?;堯、舜的仁德不能遍愛所有的人,是因?yàn)榧庇谙葠塾H人和賢人。

271、(如果有人)不實(shí)行三年的喪禮,卻講究緦麻、小功這類(三五個月的)喪禮;(在尊長面前用餐,)大吃大喝,卻講究不用牙齒咬斷干肉(這類小禮節(jié)),這就叫不懂輕重緩急。

272、”【注釋】①緦、小功:喪服名。

273、古代喪服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個等級,服喪期相應(yīng)分為三年、一年、九個月、五個月、三個月五等。

274、②放飯流歠(Chuò):放,大;歠,飲。

275、意思是大口吃飯、大口喝湯。

276、按禮的規(guī)定,在尊長面前這樣吃喝,是大不敬的行為。

277、③齒決:此指用牙咬斷干肉。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biāo)簽: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