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口誅筆伐是什么詞,口誅筆伐是什么意思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口誅筆伐,漢語成語,意思是指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2、出自宋·陳亮《畏羞于君子》。
3、口誅筆伐的近義詞:大張撻伐:大規(guī)劃地攻擊討伐,也指對人進行攻擊、聲討。
4、口誅筆伐出處:明·汪廷訥《三祝記·同謫》:“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 墦間識者羞。
5、”成語:成語是古代漢語詞匯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語,來自于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
6、成語的意思精辟,往往隱含于字面意義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
7、2、它結構緊密,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增減其中的成分。
8、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組成。
9、簡單的說,成語就是,說出來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經據典,有明確出處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當高的用語。
10、3、成語一共有5萬多條,其中96%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語。
11、如“五十步笑百步”、“閉門羹”、“莫須有”、“欲速則不達”、“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12、成語一般用四個字,這大概是因為四字容易上口。
13、如我國古代的詩歌總集《詩經》,就以四字句為多,古代歷史《尚書》,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
14、后來初學讀的三、百、千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兩種即全為四字句。
15、《四言雜字》《龍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
16、這雖然是訓蒙書,也足以說明四字句之為人所喜愛、所樂誦。
17、古人有些話,本來夠得上警句,可以成為成語。
18、只是因為改變?yōu)樗淖?,比較麻煩,也就只好把它放棄,作為引導語來用。
19、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語,意思很好,但因字數較多的關系,就沒能形成成語,我們只能視為警句,有時可以引入文章。
20、而如"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就容易說,容易記,便可以成為成語。
21、而同在《岳陽樓記》中的一句"百廢俱興",因為是四個字,所以就成了成語。
22、參考資料來源:成語-百度百科。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