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這是我第三次回復有關這類找我們梁峰師兄的信息,如果他在知道或者朋友,也會跟我一樣的回答與處理。 第一,隨緣。很多時候學佛之人應該懂
這是我第三次回復有關這類找我們梁峰師兄的信息,如果他在知道或者朋友,也會跟我一樣的回答與處理。 第一,隨緣。很多時候學佛之人應該懂得機緣巧合,如果你與梁峰師兄有緣,佛力加持一定會也能聯(lián)系上,因為多少劫的緣分,機緣到了自然熟了。第二,學佛是內(nèi)心求不是向外去求。很多時候我們的精進應該看的是你的覺悟與暇滿。第三,在這樣的情形下,哪怕你有什么心態(tài)或者求法,按世間法這是一種人肉搜索,對一個弘揚楞嚴咒的居士來說,執(zhí)著這樣的尋找法是不如法的。哪怕我知道或者是他的朋友,我也不會在這里或者私下告訴你聯(lián)系。因為那是你一廂情愿的想法,沒有考慮他人的感受與他人是否想與你聯(lián)系,或者客觀上有沒有時間與條件與你聯(lián)系。第四,學佛。從根本來講,我們未學人是依經(jīng)不依人,以佛學經(jīng)典特別是《楞嚴經(jīng)》和《妙法蓮華經(jīng)》為根本,以戒為師,對自己嚴格要求,更要做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第五,學習楞嚴咒的人都會弘揚楞嚴咒,不過,都是考慮在一定的時間,空間,機緣下,隨緣為美。想學習楞嚴咒,可以用宣化上人或者虛云老和尚或者慧律法師或者普光法師的這些版本,另外對記憶與規(guī)律自己總結,半年愣了,一定能背下。 也許我說的,你不一定能理解,不過,我想應該說開智慧的人應該懂得換位思考或者以他人的思維去考慮問題。 這是我最后一次回復有關梁峰師兄的問答,作為學佛之人,我們應該學習佛菩薩的覺悟與無所住。隨緣不攀緣,自在隨心在,莫道緣未到,只是心中求。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