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是以什么為參照物,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的意思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襄邑道中宋 陳與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
2、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
3、①襄邑――現在現在的河南省睢(suī)縣,在開封(北宋京城)東南150里,惠濟河從境內通過。
4、②榆堤――長滿榆樹的河堤。
5、③不知――原來不知,現在才知道了。
6、④俱東――同向東。
7、春末夏初時節(jié),詩人從京城開封出發(fā)到襄邑去,乘船惠濟河東行。
8、這天天氣晴朗,兩岸原野落花繽紛,隨風飛舞,將滿河春水照得紅紅的,連船帆也仿佛染上淡淡的紅色了。
9、船帆趁順風,一路輕揚,沿著長滿榆樹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百里以外。
10、兩岸飛花,滿堤榆樹,一片輕帆,順風百里,詩人這次遠行,何等輕松暢快,心曠神怡呀!詩人靜臥船艙,仰看藍天白云。
11、咦,滿天云朵怎么定在那里一動也不動呢?轉瞬之間詩人就恍然大悟了:原來白云正默默隨我同行,和我一道向東飛去呢!天上的云和小船上的帆,本來是一道乘風前進的。
12、船艙的詩人,行是看到白云在空中處于靜止狀態(tài),但仔細一想:船行百里,白云一直在頭頂上,足見它并沒有靜止不動,而是和自己所乘的帆船一樣,正在向前行駛。
13、“臥看滿天云琺勸,天知云與我俱東”,動中見靜,似靜實動。
14、詩人的觀察和感受,不但很有情趣,而且含有智慧和哲理,給人以有益的啟示。
15、譬如,有人只顧欣賞自己的成績,卻往往忽略旁人的進步,如果讀到這首詩,他大概會有一些感觸吧?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
16、他生于宋哲宗元祜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
17、陳與義在北宋做過地方府學教授、太學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愛國詩人,其主要貢獻還是在詩歌方面,給后世留下不少憂國憂國的愛國詩篇。
18、經歷介紹陳與義自幼聰明好學,能詩文,為同輩所敬重。
19、《宋史》本傳說他“天資卓偉,為兒時已能作文,致名譽,流.輩斂衽,莫敢與抗”。
20、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被授于開德府(今河南濮陽)教授,累遷太學博士,進升為符寶郎,掌皇帝八寶及國之符節(jié),不久被貶為陳留郡(今河南杞縣境)酒稅監(jiān)。
21、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人宋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擄走宋徽宗、宋欽宗二帝,北宋遂亡。
22、陳與義自陳留避難南奔,經襄陽,轉湖南,繞廣東、建,于紹興元年(1131年)抵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
23、陳與義為高宗舊臣,高宗得知他的忠心,便任命他為禮部侍郎。
24、不久,以徽猷閣直學士知湖州(今浙江吳興)。
25、召為給事中,參與討論政事,抄發(fā)章疏,稽察違失,以備顧問應對。
26、又以顯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觀,旋而復用為中書舍人、直學士院。
27、紹興六年(1136年)十一月,拜翰林學士、知制誥。
28、七年正月,授參知政事(副宰相),唯師禮用道德以輔朝廷,尊主威振綱紀而嘔心瀝血。
29、陳與義性格沉重,不茍言笑,待人接物謙虛謹慎。
30、被他推薦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從來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向被推薦、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
31、因此,他在士大夫階層中具有較高的威望。
32、朝臣們多愿向他坦露心跡或請求指正迷津。
33、當時,丞相趙鼎在朝廷放言:“人多謂中原有可圖之勢,宜便進兵,恐他時咎今日之失機。
34、”高宗說:“今梓宮與太后、淵圣皆未還,若不與金議和,則無可還之理。
35、”丞相的意思是,多數人主張打回汴京,收復中原,若不如此,恐怕將來因失去機會而受到追究。
36、而高宗則認為,二帝被擄,連同太后、嬪妃、宮女都在金人手里,若不議和恐難于返回。
37、陳與義聽了之后,贊成丞相的用兵,反對高宗的議和,便婉轉地說:“若和議成,豈不賢于用兵;萬一無成,則用兵必不免。
38、”高宗曰:“然。
39、”從道理上以為陳與義的話很對,但事實上他甘心于偏安江左,以求茍延殘喘。
40、陳與義看出高宗無意收復中原,他很失望,便以病托辭退職,朝廷復以資政殿學士(授予罷政宰相的職銜)知湖州,加提舉臨安洞霄宮(今浙江余杭西南,宋代凡執(zhí)宰大臣去位者,皆以提舉洞霄宮系銜)。
41、紹興八年(1138年)十一月病逝,終年四十九歲.。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