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同人卦,同人卦這個(gè)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初九:同人于門,無咎。
2、解釋:“初九”是“同人”開始的一爻,剛毅,在下方的位置,與“九四”同性相斥,不相應(yīng);但也象征中間沒有私情存在,與人交往的公正與廣闊;所以說,是在門外與人交往。
3、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4、解釋:雖然沒有到達(dá)“卦辭”中的“野”那樣的大同程度,但已超越在一門之內(nèi)的狹隘的近親關(guān)系。
5、像這樣交往廣闊,當(dāng)然不會(huì)有過失。
6、這一爻,說明和同首先應(yīng)打破門戶的成見。
7、六二:同人于宗,吝。
8、解釋:“宗”是宗族。
9、“六二”中正,與“九五”陰陽相應(yīng),通常是吉的象征;但這一卦,是在闡揚(yáng)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相應(yīng)反而成為不利的關(guān)系。
10、象曰: 同人于宗,吝道也。
11、解釋:因而不相宜;用祇在宗族中交往的現(xiàn)象來比擬。
12、這種宗族和同的態(tài)度,雖然不能說錯(cuò),但也不值得贊揚(yáng)。
13、這一爻,說明應(yīng)進(jìn)一步打破宗族觀念。
14、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15、解釋:“戎”是軍隊(duì)。
16、“莽”是草叢。
17、這一卦,祇有一個(gè)陰爻,其他的陽爻,都要與他和同;因而,“九三”也不例外。
18、但“九三”陽爻陽位,不在中位,性情暴躁,過于剛強(qiáng),與“上九”又同性相斥,就想與下方接近的“六二”交往。
19、可是,“六二”與“九五”,關(guān)系密切,奪走“六二”,“九五”必定加以攻擊,何況“九五”強(qiáng)大,正面作戰(zhàn),難有勝算。
20、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
21、三歲不興,安行也。
22、解釋:于是,在草叢中設(shè)置伏兵,并登高觀察形勢。
23、但這樣畏首畏尾,恐怕三年也不能出兵,最后祇有不了了之。
24、這一爻,說明和同;是道義的結(jié)合,足以使不義畏懼。
25、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26、解釋:“墉”是高墻,隔離家與家。
27、“九四”也剛強(qiáng),不中不正,與“九三”同樣的暴躁,又與“初九”不相應(yīng),也想與“六二”的陰爻親近,卻被“九三”像墻一般隔開;于是,“九四”就登墻攻擊。
28、不過,“九四”陽爻陰位,雖然暴躁,還有自知之明,省悟自己的行為不正當(dāng),沒有必勝的把握,終止放棄攻擊。
29、象曰: 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30、所以,占斷仍然吉祥。
31、這一爻,說明和同代表正義,必然可使邪惡屈服。
32、九五:同人,先號(hào)啕而后笑。
33、大師克相遇。
34、解釋:“號(hào)啕”是哭叫。
35、“大師”是大軍。
36、“九五”剛健中正,在尊位,又與柔和中正的陰爻“六二”相應(yīng),當(dāng)然“九五”與“六二”和同。
37、但“九三”與“九四”,或者埋伏,或者越墻,在中間阻擾,因而無法結(jié)合。
38、然而,和同是以道義為基礎(chǔ),不容易破壞,最后仍然和同。
39、所以用開始哭泣,最后歡笑來比擬。
40、象曰: 同人之先,以中直也。
41、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42、解釋:不過,“六二”柔弱,“九三”“九四”剛強(qiáng),“九五”必須用大軍擊敗強(qiáng)敵,才能夠與“六二”相遇。
43、孔子在《系辭傳》中解釋說:“君子立身處世的原則,或者從政,或者隱居,或者緘默,或者議論,二人一條心,就有斷鐵的銳利;志同道合的言論,就像蘭花一般芬芳。
44、”這一爻,說明和同仍須排除障礙,必要時(shí)不惜用強(qiáng),先苦而后能甘。
45、上九:同人于郊,無悔。
46、解釋:“上九”在這一卦的最外面,里面沒有呼應(yīng),無人與他和同,所以說在郊外。
47、“郊”雖然比“卦辭”的“野”,接近城市,但仍然偏僻,想與人和同,也缺乏對象。
48、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49、不過,“卦辭”的“野”,是指廣大公平無私,但這里的“郊”,則是沒有和同的人的意思。
50、像這樣孤獨(dú),應(yīng)當(dāng)不吉祥;然而,“上九”遠(yuǎn)離人群,是因?yàn)椴辉竿骱衔郏缫延X悟,所以不會(huì)懊悔。
51、這一爻,說明和同應(yīng)本積極的態(tài)度,但也并非同流合污。
52、同人卦,闡釋和同的原則。
53、否極終于泰來;然而,安和樂利的大同世界,并不會(huì)憑空到來,仍然需要積極追求。
54、首先應(yīng)當(dāng)破除一家﹑一族的私見,重視大同,不計(jì)較小異,本著大公無私的精神,以道義為基礎(chǔ),于異中求同,積極的廣泛與人和同,才能實(shí)現(xiàn)大同世界的理想。
55、正義必然使邪惡屈服,但障礙必須果敢的排除。
56、犧牲小我,然后才能完成大我,先苦而后始能甘。
57、不過,與人和同,應(yīng)當(dāng)積極,不可逃避,固然不能同流合污,但自鳴清高,脫離群眾的孤僻態(tài)度,也不值得贊揚(yáng)。
58、天火同人經(jīng)文:同人于野,亨。
59、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60、注釋:同人于野:與人和同,其親輔之情達(dá)于曠野。
61、同人,卦名;有與人和同、集結(jié)、親輔之意。
62、野:曠野,古代邑外謂郊,郊外謂野。
63、朱熹《周易本義》曰:“同人”,與人同也。
64、以離遇乾,火上同于天。
65、六二得位得中,而上應(yīng)九五。
66、又卦惟一陰,而五陽同與之,故為同人。
67、“于野”,謂曠遠(yuǎn)而無私也,有亨道矣。
68、以健而行,故能涉川。
69、為卦內(nèi)文明而外剛健,六二中正而有應(yīng),則君子之道也。
70、占者能如是則“亨”,而又可涉險(xiǎn),然必其所同合于君子之道,乃為“利”也。
71、初九:同人于門,無咎。
72、注釋:同人于門;與人和同,其親輔之情達(dá)于門外于門,既于門外。
73、朱熹《周易本義》曰:同人之初,未有私主,以剛在下,上無系應(yīng),可以“無咎”,故其象占如此。
74、六二:同人于宗,吝。
75、注釋:同人于宗,吝:只與宗族人和同則難行。
76、宗,宗族。
77、吝,難行。
78、朱熹《周易本義》曰:“宗”,黨也。
79、六二雖中且正,然有應(yīng)于上,不能大同而系于私,吝之道也。
80、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81、注釋: 伏戎于莽:設(shè)伏兵于林莽之中。
82、戒,軍隊(duì)。
83、莽,林叢。
84、升其高陵:登上高陵觀察形勢。
85、升,登。
86、帛《易》作“登”。
87、三歲不興:三年不興兵。
88、歲,年。
89、朱熹《周易本義》曰:剛而不中,上無正應(yīng),欲同于二而非其正,懼九五之見攻,故有此象。
90、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91、注釋:乘其墉,弗克攻:登上城墻,不繼續(xù)進(jìn)攻。
92、乘,登上、攻占。
93、墉(yōng),城墻。
94、剛不中正,又無應(yīng)與,亦欲同于六二,而為三所隔,故為乘墉以攻之象。
95、九五:同人,先號(hào)啕而后笑,大師克相遇。
96、注釋: 同人,先號(hào)啕而后笑:齊心協(xié)力,先哭后笑。
97、號(hào)啕(táo),啼呼、號(hào)哭。
98、大師克相遇:大軍攻克(城)而會(huì)師。
99、大師,大軍。
100、五剛中正,二以柔中正相應(yīng)于下,同心者也。
101、而為三四所隔,不得其同。
102、然義理所同,物不得而間之,故有此象。
103、然六二柔弱,而三四剛強(qiáng),故必用“大師”以勝之,然后得“相遇”也。
104、上九:同人于郊,無悔。
105、注釋:同人于郊:與人和同親輔于邑郊。
106、邑外曰郊。
107、朱熹《周易本義》曰:居外無應(yīng),物莫與同,然亦可以無悔,故其象占如此。
108、郊在野之內(nèi),未至于曠遠(yuǎn),但荒僻無與同耳。
109、今譯:處曠野與人和同親輔,亨通。
110、宜于涉越在河,利君子行其正道。
111、初九:與人和同親輔之情達(dá)于門外,無災(zāi)。
112、六二:只與宗族內(nèi)和同親輔,則難行。
113、九三:伏兵于林莽之中,(又)登上高陵(觀察形勢),(恐怕)三年不能興兵。
114、九四:登上城墻,不再繼續(xù)進(jìn)攻。
115、吉。
116、九五:與人和同親輔,先號(hào)哭而后笑,大軍克(城)會(huì)師。
117、上九:與人和同親輔于邑郊,無悔。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biāo)簽: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