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整理發(fā)布:但殊不知,這東西的某些品種也難逃人類的餐桌,甚至成了比龍蝦螃蟹還要尊貴的珍饈美味。
鵝頸藤壺,屬實是把人類的美食邊界再次往外擴了擴。
這種藤壺個兒大肉多,據(jù)吃過的人夸贊道:吃起來既像蟹肉,又像牡蠣,再嚼一嚼又有點像龍蝦,三位一體,塞進嘴里就是賺到。
就這么不滿1斤的一小把,輕易就能在當?shù)刭u到600到700人民幣。
貴,也自然有它貴的道理,鵝頸藤壺專門長在波濤洶涌,常年被海水洗刷的礁石上,地形異常兇險。
采藤壺的人每天要冒著生命危險走在濕滑的,布滿藤壺的石頭上開展作業(yè),一個腳滑轉(zhuǎn)眼就會被撲上來的海浪吞噬。
即便如此小心,每年還是會有平均5個人左右因為采摘鵝頸藤壺而喪命,這美食,可真的是用命換來的。
而且,鵝頸藤壺的開采時間也不是7/24不間斷開放,因為潮汐的原因,每天只有在海水退去的幾個小時內(nèi)才能進行采摘。
手握工具和大自然進行時間的賽跑是他們的日常,不是熟練工都賺不回出海的本錢。
改錐、鐵棒、小刀,各種工具輪番上陣,藤壺與礁石之間的吸附實在太過牢固,挖起來全身都在用力。
而且,越是能賣個好價錢的藤壺藏得地方越危險,因為那里受海水洗禮時間更久,更多的微生物能把藤壺養(yǎng)得肥肥壯壯。
但據(jù)國外一些采鵝頸藤壺的人介紹,當被摘下來的鵝頸藤壺達到整片區(qū)域的7.5%時,這片礁石就會被封閉長達6個月來防止過度采摘。
那些想看一片礁石從布滿藤壺到光潔如新這種解壓視頻的小伙伴,可能就要失望了。
不過藤壺這種生物,雖然有好吃的品種,但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挺讓人膈應(yīng),從小到大怎么長都長不到人類的審美點上。
小的時候,它既沒有藤,也沒有壺,就像一小坨果凍掙扎著滿世界尋找合適的落腳點。
一旦覺得這個地方不錯,就趕緊分泌出大量的藤壺膠(黏黏的液體)把自己永久固定在上面。
然后進行變態(tài)發(fā)育,長到最后連自己的親媽都不認得自己的長相。
礁石與船底自不必說,是藤壺的熱門聚居地,最討厭的是,它們還會長在一些比它們大得多得生物的身上。
鯨的頭部、呼吸孔和生殖器是它們附著的首選,一旦覆蓋會給鯨造成巨大的痛苦,為了擺脫藤壺的支配,鯨不得不沖撞船只與石頭,身上經(jīng)常留下傷痕。
海龜就更慘了,后背被附著是家常便飯。
就連四肢、頭部和腹部都有可能被爬滿藤壺,十分影響正常生存。
人類看到了一般都會幫它們清理一下,強迫癥舒服了。
清理下來的、或者海邊石頭附著的若是合人類胃口的品種,就會留下來冠以各種美稱端上餐桌。
比如佛手螺、龜足、狗爪螺、海雞腳什么的,不是很貴,炒一炒蒸一蒸就能吃。
此外,除了滿足口腹之欲,藤壺在醫(yī)療研究方面也是有相當大的貢獻。
麻省理工學(xué)院受藤壺附著物體時分泌的膠狀物質(zhì)啟發(fā),在2021夏天公布了一種能夠快速密封傷口的生物膠水。
小傷口涂上它,15~30秒內(nèi)就能止血,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傷口的愈合,生物膠水會慢慢自我分解,目前在小鼠和豬身上的實驗都很成功。
若能真的投入日常使用,在醫(yī)療急救和手術(shù)方面藤壺就能幫上大忙。
真沒想到,長相捉急的藤壺還有天使與惡魔并存的兩副面孔,這么神奇的設(shè)定,也只有大自然能搞出來了。
標簽: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