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1000多名沒有尿路感染癥狀的健康女性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其中近9%的女性腸道中攜帶多藥耐藥大腸桿菌菌株。
這是一個臨床關注的問題,因為致病性大腸桿菌可以通過尿道(尿道)從消化道轉移到女性尿道,尿道比男性更短,在女性中的位置也不同。然后細菌可以進入膀胱和尿道的其他部分。
超過三分之一由具有氟喹諾酮(Cipro)耐藥性的腸道大腸桿菌患者提供的尿液樣本檢測出大腸桿菌生長呈陽性。其中,近77%的人有Cipro耐藥性,細菌的克隆類型與糞便樣本相匹配。
大多數(shù)發(fā)現(xiàn)的致病性大腸桿菌屬于多藥耐藥的ST131-H30R或ST1193克隆組,目前導致大多數(shù)耐藥性尿路和血流感染。與一般的其他大腸桿菌菌株相比,腸道中具有這些特定菌株的人在尿液中的檢測頻率高一倍。
此外,在這項研究中,ST131-H30R在腸道中的存在與年齡較大有關。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還檢查了哪些參與者可能患有任何類型的感染,包括針對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處方。
在早期尿液收集三個月后,同意接受電子病歷的45名先前無癥狀患者中,近7%被診斷為尿路感染。這項研究的參與者來自普吉特灣。
研究人員指出:“臨床標本中發(fā)現(xiàn)的兩株耐氟喹諾酮類泌尿致病性大腸桿菌是優(yōu)良的腸道菌群,它們經(jīng)常在那里持續(xù)存在。”“在檢測樣本時,它們也可能以異常高的速度出現(xiàn)在健康女性的尿液中。這些婦女沒有尿路感染的記錄。這兩種現(xiàn)象似乎是相互關聯(lián)的?!?
研究人員指出,人們早就知道,患者的腸道菌群往往會引起尿路感染引起的菌株。耐藥菌株在健康人腸道或下尿路是否有明顯的錨定模式尚未確定。
這項研究發(fā)表在牛津大學出版社的《臨床傳染病》雜志上。
華盛頓大學醫(yī)學院微生物學教授Evgeni V. Sokurenko認為,這些發(fā)現(xiàn)可能對臨床護理和感染控制有一定意義。他是這項研究的高級研究員。西雅圖威斯康星大學的其他幾位微生物學教師與凱撒永久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了這項工作。首席研究員是威斯康星大學醫(yī)學院微生物學系的Veronika L. Tchesnokova。
結果表明,本研究檢測到的特異性多藥耐藥大腸桿菌菌株在腸道中停留的時間比其他一些耐藥菌株長得多,也可能存在于健康女性的尿液中,而不會引起尿液中出現(xiàn)灼燒、擠壓、血液或其他細菌感染的警告信號。
Sokurenko解釋說,了解女性腸道中是否存在多重耐藥菌株,有助于預測后續(xù)臨床感染的耐藥情況。努力消除攜帶者腸道中的大腸桿菌菌株可以降低其多重耐藥感染率,也可能保護其家人或其他接觸者。
索科倫科還表示,在對大腸桿菌的多種抗生素耐藥菌株進行檢測期間,藥物可能需要重新檢查在尿液中發(fā)現(xiàn)細菌的臨床意義,即使沒有癥狀,因為這些菌株可能會使攜帶者面臨不可接受的風險。治療細菌性疾病。
氟喹諾酮類藥物是治療尿路感染最常用的藥物。研究人員表示,盡管努力限制其使用,但對這些抗生素有耐藥性的菌株正在激增,并在世界各地蔓延。
研究人員推測,兩種病毒株ST131-H30R和ST119在人類腸道中長時間存活的能力可能是它們迅速全球傳播的原因。即使不使用抗生素,它們也可以在健康個體中持續(xù)和傳播,這可能會破壞腸道菌群的微生物組成。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項研究強調了這些耐藥大腸桿菌菌株背后可能的生理原因。它還指出了確定女性患者攜帶者狀態(tài)對預測未來耐藥感染的價值,以及重新思考尿液中沒有細菌的細菌的臨床意義的必要性,特別是因為這些菌株可能是超級細菌:高致病性對泌尿系統(tǒng)和治療具有耐藥性。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