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六年級語文草原課件,草原課件部編版六年級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課文簡說這篇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樸、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
2、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并通過這些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
3、本文層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敘述,先描寫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寫草原迎客場面和草原聯歡的情形。
4、作者移步換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詩句結束。
5、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
6、課文寫景語言優(yōu)美,善于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同時又不失純樸簡練,生動感人。
7、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描寫自然風光還是主客相見、聯歡、惜別,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8、本文作為“走進西部”的第一篇課文,目的一是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與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對草原的熱愛和對民族團結的贊頌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并積累語言;三是走進西部,通過這一篇課文的學習,引發(fā)學生對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對西部探討的興趣。
9、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隨著作家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
10、教學難點一是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表達方法;二是通過學習此文,引起認識西部,了解西部的興趣。
11、二、詞句解析1.對句子的理解。
12、(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3、“碧”是形容青草很綠。
14、“千里”指草原的范圍遼闊無邊。
15、“一”是“全”和“都”的意思。
16、總起來是說整個草原全是碧綠碧綠望不到邊的青草。
17、這句話寫出草原遼闊、碧綠的特點。
18、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綠的,但不因空曠而顯得蒼茫。
19、這句話也是這一段的中心句。
20、(2)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21、“渲染”“勾勒”均是繪畫用語,“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畫面,以取得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勾勒”是指用線條勾畫出輪廓。
22、“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鮮嫩,顏色青翠,似在流動,富有生機。
23、老舍將草原擬為一幅揮毫潑灑的寫意畫,突出了草原的遼闊碧綠,小丘線條的柔美,整個草原猶如巨幅中國畫那樣讓人賞心悅目。
24、置身于這充滿詩情畫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會驚嘆、并產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賞,又想吟誦詩篇。
25、(3)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26、“回味”,細細地回憶,品味。
27、這里是駿馬和大牛的天然牧場。
28、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風光如詩如畫,有著無限樂趣,因此連靜立的牛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樣在享受和回味。
29、這種擬人的寫法構成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增強了草原風光的感染力。
30、(4)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31、這句話是寫蒙古族老鄉(xiāng)身著節(jié)日盛裝,策馬疾馳,遠迎來客。
32、鮮艷的服飾,飛馳的駿馬,飄舞的衣襟衣帶,作者將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僅形似而且神似。
33、(5)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詩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么舍得馬上就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
34、涯,邊際。
35、天涯,天邊,大地與天空相接的地方。
36、這句話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體現,同時給讀者以回味的余地。
37、從迎客、聯歡到話別,處處洋溢著“蒙漢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舉目皆是詩情畫意,所以才讓人流連不已,難分難舍。
38、2.對詞語的理解。
39、境界:事物所到達的程度和表現的情況。
40、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氣清鮮,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種如詩如畫的情境。
41、灑脫: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
42、文中指草原遼闊平坦,在開車時可以隨心所欲,而不必擔心有什么危險。
43、迂回:回旋,盤繞。
44、文中指河像帶子,彎彎曲曲的樣子。
45、拘束:過分約束自己,態(tài)度顯得不自然。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