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無后為大的后指的是什么,無后為大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
2、是孟子在評價舜結(jié)婚的事情時說的,完整的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3、從原文里能看出,這里的“無后”,并不是指沒有后代,是沒有盡到后輩的責(zé)任的意思。
4、那么為什么后代人把“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句話曲解為現(xiàn)在的意思呢?后來漢代人趙歧所做的《十三經(jīng)注》。
5、他在注釋孟子上面的話時,說:“于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6、”這里他把無后解釋為了“不娶無子”,從此開始了兩千多年的曲解 。
7、但有意思的是,他認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對父母無條件地屈從,容忍他們做不義之事。
8、這就很值得我們回味了。
9、很多同志說,為了父母去結(jié)婚。
10、如果為了父母去欺騙一位異性而結(jié)婚,當(dāng)然也就是“陷親不義”了,無后問題沒解決,反而犯了第一不孝。
11、實際上,這些古話在21世紀仍然被人們遵循,本身就是很悲劇的事情。
12、傳宗接代,是把兒女當(dāng)作生孩子的機器,當(dāng)作財產(chǎn)。
13、父母把生兒育女當(dāng)作投資,這本身就是值得反抗的。
14、【典籍印證】春秋左氏傳魯桓公二年(公元前七一零年):春,宋督攻孔氏,殺孔父,而取其妻。
15、公怒,督懼,遂弒殤公。
16、君子以督為有無君之心,而後動於惡,故先書弒其君。
17、會于稷,以成宋亂。
18、為賂故,立華氏也。
19、宋殤公立十年,十一戰(zhàn),民不堪命,孔父嘉為司馬,督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馬則然”。
20、已殺孔父,而弒殤公,召莊公于鄭而立之,以親鄭。
21、以郜大鼎賂公,齊陳鄭皆有賂,故遂相宋公。
22、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納于大廟,非禮也,臧哀伯諫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孫,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袞冕黻珽,帶裳幅舄,衡紞紘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厲游纓,昭其數(shù)也;火龍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鍚鸞和鈴,昭其聲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23、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shù),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fā)之,以臨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
24、今滅德立違,而寘其賂器於大廟,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誅焉?國家之?dāng)?,由官邪也?/p>
25、官之失德,寵賂章也。
26、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武王克商,遷九鼎于雒邑,義士猶或非之。
27、而況將昭違亂之賂器於大廟,其若之何?”公不聽。
28、周內(nèi)史聞之曰:“臧孫達其有後於魯乎!君違,不忘諫之以德。
29、”。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