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讀音,善始者實繁 克終者蓋寡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意思是:開頭做得好的確實很多,能夠堅持到底的大概不多。
2、克:能。
3、蓋:表推測語氣。
4、出自唐代魏徵《諫太宗十思疏》,原文選段: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5、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6、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7、譯文: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賦予的重大使命,他們沒有一個不為國家深切地憂慮而且治理成效顯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國君的品德就開始衰微了。
8、國君開頭做得好的確實很多,能夠堅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難嗎?過去奪取天下時力量有余,現(xiàn)在守衛(wèi)天下卻力量不足,這是為什么呢?通常處在深重的憂慮之中一定能竭盡誠心來對待臣民,已經(jīng)成功,就放縱自己的性情來傲視別人。
9、竭盡誠心,雖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結(jié)成一家,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陌路之人。
10、擴(kuò)展資料創(chuàng)作背景:貞觀晚年,唐太宗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廣求珍寶,勞民傷財。
11、魏征對此極為憂慮,他清醒地看到了繁榮昌盛的后面隱藏著危機(jī),在貞觀十一年(637)頻上四疏,此文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稱“論時政第二疏”。
12、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寫了《答魏征手詔》,表示從諫改過。
13、主旨賞析:這一段從分別從“在殷憂”和“既得志”等不同時期所采取的不同態(tài)度,正反論述。
14、君主“在殷憂”時,一定能竭盡誠意對待手下的人;而君主如果能對部下竭盡誠意,就能使君臣契合,上下一心。
15、君主在“既得志”時,往往為所欲為,傲視他人;而君主如果傲視他人,即使親屬也會變得如同行路人那樣互不相認(rèn)。
16、這樣分別從“在殷龍”和“既得志”等不同情況下正說反說,歸結(jié)到守業(yè)的君主容易失去人心,從而,告誡唐太宗不可以帝王之尊傲視群臣,與人結(jié)怨。
17、因為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與眾人結(jié)怨,如同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眾人能保護(hù)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18、文章以論述為主,意在勸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
19、告誡唐太宗不可以帝王之尊傲視群臣,與人結(jié)怨。
20、因為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與眾人結(jié)怨,如同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眾人能保護(hù)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21、參考資料來源:。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biāo)簽: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