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平凡的世界開篇序言,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每章概括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書的開頭,孫少平是個連“丙”菜都吃不起的窮困的農村學生;書的結尾,孫少平是個身有殘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礦工人。
2、從頭至尾,孫少平都沒有能夠脫離所謂的“社會底層”。
3、可是時至今日,每每想起《平凡的世界》,想起孫少平這個平凡的人,這個人物身上的自尊都令我汗顏。
4、 初中時在讀者上面看到了《早晨從中午開始》。
5、工農兵大學生出身的父親對這句話無限感慨,認為它概括了他們那一代人的人生軌跡。
6、我卻被這文章中記錄的作者路遙創(chuàng)作《平凡的世界》時的各種準備工作所吸引。
7、頭一次知道,原來為了寫一本長篇小說,要在一個荒郊野外獨居數年;要通讀十年間的報紙,記錄各種事件(后來知道,這也就是所謂的“doing research”),翻閱報紙到手指被磨得露出毛細血管。
8、這些聽起來艱苦以至于荒謬的事情,對我卻有著巨大的感染力。
9、直到今天,我仍然對這種被王小波描述為“反熵過程”的,人對于某一事物不合常理的執(zhí)著,有著莫名其妙的好感。
10、 高中時終于讀了這本書。
11、 坦率的說,這本書有很多我不喜歡的地方:作者強加在人物身上的褒貶之辭;書中沒有一段善終的感情;孫少平和田曉霞好的莫名其妙;田曉霞的死和孫少平的尿失禁;外星人;等等。
12、甚至每一個人物的身上,都能找到不討我喜歡的性格。
13、 可是這本書卻最終吸引著我,也改變了我。
14、這是因為它有個引人入勝的開頭;更重要的是,它教我認識了一個平凡人的自尊。
15、 孫少平在物質生活上是窘迫的,在精神上是寂寞的(田曉霞只是作者的一廂情愿)--但我從來沒有在生活中見到任何一個人,能夠像他這樣認真的對待自己的精神世界。
16、 這些年來,我莫名奇妙的來到一個高尚的地方,作著深奧的學問,身邊充滿著各種或者聰明、或者自命不凡、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人。
17、偶爾回到故鄉(xiāng)的親人中,短暫的享受著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莫名的崇敬和優(yōu)越感,似乎自己很有成就。
18、但一想起孫少平,就如夢醒一樣驚悟到自己精神家園的荒蕪和貧乏。
19、 我心中的孫少平,是個“講究”人,在平凡的人生境遇中,對自己的精神世界仍一絲不茍。
20、和他相比,那些盛氣凌人的“成功人士”們卻大多活得像個動物。
21、 儒家講“慎獨”,是在沒有監(jiān)督時的道德自律。
22、而孫少平的精神追求,也是在無人欣賞的情況下的個人的選擇。
23、他的周圍不是一個能夠欣賞和獎勵他的這種追求的環(huán)境;他也沒有如許多“愛書之人”那樣如孔雀般陶醉于自己的才情,展示自己的品味;他甚至不是因為專業(yè)上的純粹的熱愛而去學習。
24、他對精神世界的一絲不茍,僅僅是因為他把自己作為一個高貴的人,來由衷地尊敬和愛戴;而不是把自己當成個動物,潦草的對待;或者當成某個社會角色:“白領”、“x總”,從這些角色中尋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成就感。
25、 這樣的態(tài)度比任何話語都有力量,這樣一個高貴的普通人比任何社會角色都更令人誠服。
26、社會上流行著用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來判斷他的質量;我身邊也不乏動輒對他人的“成就”或“品味”作褒貶之辭的朋友。
27、我總覺得我無法與他們?yōu)槲?,無法接受這樣的價值,因為我見識了孫少平這樣的人,我更愿意相信這樣的人的存在。
28、人可以獨立于成敗,獨立于世俗的價值評判,獨立于他人的褒貶臧否,而自己尊重自己,做個高貴的人。
29、 我對自己的種種一直都不甚滿意。
30、但《平凡的世界》教給我的,是為數不多讓我為自己感到驕傲的地方。
31、《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我愿意讓我以后的孩子讀的書。
32、不是為了讓我的孩子更像他爸爸(我不是古人,不覺得“不肖”有什么不好),而是希望他將來能夠成為一個讓我由衷欽佩的人。
33、這是看完3部得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啟發(fā) 不過如果你沒看過的話最好自己看一遍。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