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么意思,五十而知天命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知天命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 皇邢二《疏》皆說,此章是孔子隱圣同凡,勸人勤學(xué)。
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
4、」「有」字,音義皆同「又」字。
5、古文句法,十有五,就是十又五,語體就是十五。
6、孔子說:「我十五歲即志于學(xué)。
7、」《毛詩傳》說:「詩者,志之所之,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
8、」依此解釋,「志」就是心之所之,也就是一心趣向之意。
9、「志于學(xué)」,就是專心求學(xué)。
10、《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shè)禮容。
11、」孔子在童年,即知求學(xué)。
12、此處孔子自述十五歲志于學(xué),皇邢二《疏》皆據(jù)《白虎通辟雍篇》解釋,十五是成童之歲,心志堅明,故自十五始志于學(xué)。
13、劉氏《正義》據(jù)《白虎通》說,十五歲是入大學(xué)之年,所學(xué)的是經(jīng)術(shù)。
14、劉氏又據(jù)《禮記大學(xué)篇》所說,始于致知格物,終于治國平天下,皆是大學(xué)所學(xué)的經(jīng)術(shù)。
15、 「三十而立。
16、」皇《疏》:「立,謂所學(xué)經(jīng)業(yè)成立也。
17、」劉氏《正義》:「立,謂學(xué)立。
18、」自十五歲,志于學(xué),至三十歲,所學(xué)已成立。
19、也就是學(xué)有根柢,有力,非外力所能搖動。
20、 「四十而不惑。
21、」孔安國注,「不惑」,就是不疑惑。
22、程氏樹德《論語集釋》,引黃式三《論語后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
23、夫子曰,可與立,未可與權(quán)。
24、立,守經(jīng)也。
25、不惑,達權(quán)也。
26、」「不惑」,遇事可以行權(quán),無可,無不可。
27、「立」,則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
28、不知權(quán)變之道。
29、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0、 「五十而知天命。
31、」「天命」,就是天的命令。
32、如劉氏《正義》引《漢書董仲舒?zhèn)鲗Σ摺吩?「天令之謂命。
33、」劉氏《正義》說:「知天命者,知己為天所命,非虛生也。
34、蓋夫子當(dāng)衰周之時,賢圣不作久矣。
35、及年至五十,得《易》學(xué)之,知其有得,而自謙言無大過。
36、則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與己之不負乎天。
37、故以知天命自任。
38、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辭也。
39、」孔子學(xué)《易》,乃知天命。
40、吾人雖聞天命,未必能知,須先信賴圣言,以求知之。
41、 「六十而耳順。
42、」鄭康成注:「耳順,聞其言,而知微旨也。
43、」皇《疏》:「但聞其言,即解微旨,是所聞不逆于耳,故曰耳順也。
44、」皇《疏》又引李充說:「心與耳相從,故曰耳順也。
45、」順字,《說文》:「理也,損頁川。
46、」段注以為,自人之頭頂至腳踵,如河川流通,至為通順。
47、順之而后,始見天理,始著條理。
48、由此可知,「耳順」就是耳的功能已經(jīng)通順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聞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
49、此是耳聞無礙之境。
50、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1、」從心的從字,作順從講。
52、「矩」是端正方形的工具,《說文》作巨,引申為法度之義。
53、孔子至七十歲時,順從心之所欲而不逾越法度。
54、順心而為,自然合法,也就是動念不離乎道。
55、 程氏樹德《論語集釋》,引明儒顧憲成《講義》說:「這章書,是夫子一生年譜,亦是千古作圣妙訣。
56、」顧氏以為,孔子自十五志于學(xué),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
57、五十知天命,是悟境。
58、六十耳順,至七十從心,是證境。
59、顧氏此說,大有道理。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