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滿族服飾特點及風格,滿族服飾特點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清代服飾 清代男子服裝主要有袍服、褂、襖、衫、褲等。
2、袍褂是最主要的禮服。
3、其中有一種行褂,長不過腰,袖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騎馬,所以叫“馬褂”。
4、馬褂的形制為對襟、大襟和缺襟(琵琶襟)之別。
5、對襟馬褂多當禮服。
6、大襟馬褂多當作常服,一般穿袍服外面。
7、缺襟(琵琶襟)馬褂多作為行裝。
8、馬褂多為短袖,袖子寬大平直。
9、顏色除黃色外,一般多一天青色或元青色作為禮服。
10、其它深紅、淺綠、醬紫、深藍、深灰等都可作常服。
11、本土為戴暖帽、穿馬褂、行袍的男子。
12、 清代服飾 清代男子服裝主要有袍服、褂、襖、衫、褲等。
13、其中一種為“馬甲”或稱“坎肩”,男女皆著。
14、樣式有大襟、對襟、琵琶襟等。
15、一般穿在里面,樣式也比較窄小。
16、清末時,有把馬甲穿在外面的。
17、還有一種多鈕扣的馬甲,稱“巴圖魯看坎肩”( 巴圖魯是滿語,是“勇士”之意)。
18、這種馬甲,四周鑲邊,在正胸釘一橫排鈕扣,共十三粒,俗稱“一字襟”馬甲,或稱“十三太?!薄?/p>
19、先在朝廷要官服用,故稱“軍機坎”。
20、以后,一般官員也多穿著,成為一種半禮服。
21、 清代服飾 清代男子服裝主要有袍服、褂、襖、衫、褲等。
22、袍褂是最主要的禮服。
23、清代禮服一般無領,穿時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領。
24、春秋季節(jié),用淺湖色緞,冬季用絨或皮,這種領子,又稱“領衣”,又因形似牛舌,故俗稱“牛舌頭”。
25、質料用布或綢緞,前為對襟,用鈕扣系之,束在腰間。
26、還有一種披肩。
27、形似菱角,上面繡以紋樣,多用于官員朝服。
28、本土為領衣實物。
29、 清代服飾 清代婦女發(fā)飾,分為滿漢二式。
30、初期還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后在相互影響之下,都有明顯的變化,而且各地風俗也不一樣。
31、清朝中葉,漢族婦女模仿滿族宮女發(fā)飾,發(fā)飾品種繁多,各個時期流行的發(fā)式也各不相同。
32、漢族婦女服飾,初期仍如明末之舊。
33、經過不斷的演變,終于形成一代特色。
34、凡后妃命婦,用鳳冠、霞帔。
35、普通婦女除婚嫁及入殮時“借穿”一下這種服飾外,其它場合以披風、襖裙作為禮服。
36、袍衫(旗袍)為滿族婦女的主要裝束,也深受漢族婦女的喜愛,不過滿族的女裝沒有漢族的寬大。
37、滿族女裝一般為窄而瘦長,多在外面加坎肩。
38、此圖為梳旗髻、穿旗袍及梳平髻、穿襖裙的婦女。
39、 清代服飾 清代婦女發(fā)飾,分為滿漢二式。
40、初期還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后在相互影響之下,都有明顯的變化,而且各地風俗也不一樣。
41、漢族婦女的發(fā)式,在清代中葉模仿滿族宮女發(fā)式,以高髻為尚。
42、以后還流行過平髻、圓髻、如意髻等樣式。
43、清末,崇尚梳辮,初在少女中流行,以后逐漸普及。
44、滿族婦女發(fā)式,大多以為鈿子為飾。
45、鈿子以鐵絲為骨,也有用藤絲的,外面裱以黑紗,上面飾有翠翟。
46、普通滿族婦女,多為“叉子頭”式,也稱“兩把頭”、“把兒頭”的。
47、后來,受漢族影響,一般都將發(fā)髻梳成扁平的形狀,俗稱“一字頭”。
48、到了清末,這種發(fā)髻越來越高,逐漸變成“牌樓式”的固定裝飾,只需套在頭上,再加一點花朵即可,名為“大拉翅”。
49、漢族婦女服飾,初期仍如明末之舊。
50、經過不斷的演變,終于形成一代特色。
51、凡后妃命婦,用鳳冠、霞帔。
52、普通婦女除婚嫁及入殮時“借穿”一下這種服飾外,其它場合以披風、襖裙作為禮服。
53、而滿族婦女的主要裝束為袍衫(旗袍),不過滿族女裝一般為窄而瘦長,多在外面加坎肩。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