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燭影斧聲是什么意思,燭影斧聲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燭影斧聲,也稱斧聲燭影,是指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另有記載說,是召太祖第四子趙德芳進宮商議后事,被晉王知曉后未召進宮),左右不得聞。
2、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聲說:“好為之”(另有記載說“好做,好做”)。
3、后晉王趙光義繼位,史稱太宗。
4、對此事件后世議論不一,一說光義謀害太祖篡位;又有說太后杜氏去世前與太祖、趙普立下“金匱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義繼位,所以當時只是太祖向晉王囑咐后事,并不是趙光義行篡逆之事。
5、對此事件史料記載不一,爭論一直存在。
6、擴展資料:事件背景: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甲午,太后杜氏崩,太后生病時,與太祖、趙普立下“金匱之盟”,定下在太祖百年之后由其弟光義繼位(《宋史紀事本末》記載說“汝百年之后,當傳位于光義,光義傳于光美,光美傳于德昭(太祖子)”)。
7、后太祖逐漸加封光義直至“晉王”。
8、此間,宰相趙普一直反對光義繼位,主張立太祖之子,973年8月趙普被罷相,同年9月立太祖三弟光義為“晉王”。
9、而親王+京尹一直是五代以來皇儲的標配,也就是說早在開寶六年,趙光義就已經(jīng)是“開封尹+晉王”,完全符合當時的皇儲身份,并且大權(quán)在握,參與各種朝中事務(wù)。
10、與之相反的是,趙匡胤的兩個成年的兒子,趙德昭(26歲)和趙德芳(18歲)卻只是掛名的節(jié)度使和防御使,不僅沒有實權(quán),而且從未參與過國家政務(wù)。
11、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燭影斧聲。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