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班彪典籍里的中國,班彪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班彪傳,班彪,字叔皮,扶風安陵人。
2、祖父班況,成帝時做過越騎校尉。
3、父親班稚,哀帝時做過廣平太守。
4、 班彪性格沉重,喜好古代文化。
5、二十多歲時,正值更始敗逃,京城附近大亂。
6、當時,隗囂帶領眾人在天水起事,班彪跟著他避難。
7、有一次,隗囂問班彪道:“從前周朝滅亡,戰(zhàn)國紛爭,天下四分五裂,經過好幾代才得安定。
8、是合縱連橫的事又將出現(xiàn)在今天呢,還是承受天命,在某一個人身上呢?望先生談談看法。
9、”班彪答道:“周朝的廢興,與漢朝不同。
10、從前周朝分爵為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掌握自己的領地各自為政,正像一棵大樹,本根很弱小,枝葉很茂盛,所以到了后來,出現(xiàn)合縱連橫的事,是形勢促使它那樣。
11、漢朝繼承秦朝的制度,改封建為郡縣制,國君有專制的權威,臣下無百年的大柄。
12、到了成帝,假借外戚的勢力,哀帝、平帝在位時間很短,三帝無子,所以王莽篡位,竊取國位年號。
13、危險來自上邊,傷害不及下面,因此,王莽真正篡位之后,天下人沒有不伸著脖子在嘆息。
14、十多年間,中外發(fā)生搔擾,遠近都在行動,各自打著劉氏的旗號,會合響應,眾口一詞,不謀而同。
15、現(xiàn)在英雄豪杰統(tǒng)治各州縣的,都沒有像七國傳統(tǒng)的資本,可百姓卻異口同聲,想念漢朝的恩德,發(fā)展趨勢已經可想而知了。
16、”隗囂道“:先生分析周朝與漢朝的形勢是對的;至于只看到愚蠢的百姓習慣劉氏姓號的緣故,而說漢家一定復興,這就不見得了。
17、 從前秦朝失去天下,好比一只鹿逃走了,劉邦追鹿到了手,當時人又誰知有什么漢朝么?”班彪一方面痛恨隗囂的狂言,一方面又感嘆時局艱難,于是著一篇《王命論》,認為漢德是繼承唐堯,有靈驗的王符作證,王者登上寶座,不是憑欺詐能成功,想用這來感動隗囂,可是隗囂始終不覺悟,于是避走河西。
18、河西大將軍竇融用他作從事,十分恭敬地待他,用師友之道接待。
19、班彪就替竇融出謀劃策,敬事漢朝,總領西河一帶來抗拒隗囂。
20、后來竇融奉詔回京師,光武帝問道:“你所上的奏章,是誰和你參謀?”竇融答道“:都是我的從事班彪做的。
21、”皇帝一向聽到班彪很有才干,于是召見班彪,舉他作司隸茂才,叫他作徐州令,因病沒有就位。
22、后來幾次應三公的命令,就去了。
23、 班彪既有高才又好寫作,于是專心在史籍方面下功夫。
24、武帝時,司馬遷著了《史記》,從太初年間以后,缺了沒寫,后來有些好事者把當時的事跡連綴起來,但是文筆鄙俗,不配為《史記》的后續(xù)之作。
25、班彪于是繼續(xù)采集前朝歷史遺事,還從旁貫穿一些異聞,寫下后傳數(shù)十篇,參照前面的歷史而評論得失。
26、其略論寫道:“唐虞三代,據(jù)《詩經》、《書經》的記載,每代均有史官,管理經典著作,到了諸侯各國,每國均有歷史,所以《孟子》上說‘楚國的歷史叫《木壽杌》,晉國的歷史叫“乘”,魯國的歷史叫《春秋》,他們記載歷史都是一回事’。
27、魯定公、哀公的年代,魯國君子左丘明收集當時的歷史,作《左氏傳》三十篇,又根據(jù)各種不同的材料,寫成《國語》二十一篇,從此《乘》和《木壽杌》的事就不行于時,而《左氏》、《國語》就得到人們的重視傳習。
28、又有記錄黃帝以來至春秋時代帝王公侯卿大夫事跡的書,叫做《世本》,共一十五篇。
29、 春秋之后,七國紛爭,秦國吞并諸侯,就有《戰(zhàn)國策》三十三篇問世。
30、漢朝興起,平定天下,太中大夫陸賈記錄當時情況,作《楚漢春秋》九篇。
31、孝武皇帝的年代,太史令司馬遷采集《左氏》、《國語》,刪削《世本》、《戰(zhàn)國策》,根據(jù)楚、漢列國時事,上自黃帝起,下至太始二年獲應..為止,作本紀、世家、列傳、書、表共一百三十篇,而有十篇缺了,司馬遷所記,從漢朝開國至武帝時絕筆,這是它的功績。
32、至于采取經傳,搜羅分散于百家的材料,很多粗疏簡略之處,不如原來的真實詳細,它是以多聞廣載見長,論議膚淺而不厚實。
33、他論學術就推崇黃帝、老子而輕視《五經》;寫貨殖傳,就輕仁義而以貧窮為恥;寫游俠之士,就輕視那些節(jié)烈的人而推崇世俗建功之士。
34、這就是大毛病,有傷正道,所以遭到腐刑的緣故。
35、但是他善于敘述事理,文筆暢達而不華麗,質樸而不粗野,文質相稱,不愧為良史之才。
36、如果讓他遵照《五經》的禮法之言,符合圣人的是非標準,那就差不多了。
37、“那些百家的歷史書籍,都有可取之處。
38、如《左氏》、《國語》、《世本》、《戰(zhàn)國策》、《楚漢春秋》、《太史公書》,讀了之后,今天的人能夠知道古代歷史,后世的人可以知道前代的事,實在是圣人的耳目呀。
39、司馬遷替帝王作傳就稱為本紀,寫公侯傳國就稱為世家,寫卿士特起就稱為列傳。
40、他把項羽、陳涉列入本紀和世家,而淮南王、衡山王降為列傳,寫得細致委婉,很有條理。
41、司馬遷的著作,采自古今的軼聞,貫穿經傳的史料,實在廣博得很。
42、憑一個人的精力,內容復雜而繁重,所以他的收刪削繁蕪之處還不太夠,有些多余的語言,不夠整齊劃一。
43、例如寫司馬相如,舉出郡縣,寫出他的表字,至于寫到蕭何、曹參、陳平等人,以及董仲舒同時的人,就不記載他們的表字,有些只寫了縣而不寫郡,可能是沒有顧及到吧。
44、今后寫歷史,必須嚴格核對事實,修飾文字,統(tǒng)一體例,寫世家,只要紀、傳就夠了。
45、古書上說:‘殺蟲見極(按:此四字不好理解。
46、“殺”,作“殺青”講,引申為“寫歷史”。
47、“極”可作“標準”講,譯為“寫歷史是為了使人們見到一些標準”。
48、 解釋很勉強,供參考。
49、)平易正直,是《春秋》的本義。
50、’”班彪又調升到司徒玉況府。
51、當時太子的東宮剛建立,諸王國同時開辟,而官吏沒有配齊,師保齊缺。
52、班彪又上言道:“孔子說:‘人們的天性是差不多的,而習俗的影響就差得很遠。
53、’賈誼認為:‘經常與善人打交道,不能不做好事,猶如生長在齊國,不能不說齊國話。
54、經常與惡人接觸,不能不做壞事,猶如生長在楚國,不能不說楚國話。
55、’因此圣人嚴格選擇鄰居,特別注意環(huán)境的影響。
56、從前周成王做孺子時出外就由周公、邵公、太史佚等人輔佐他;在朝內就大顛、閎夭、南宮適、散宜生等人輔佐,他的左右前后,沒有違背禮節(jié)之義,所在成王一登上王位,天下空前的太平。
57、 因此《春秋》提出‘:愛兒子應該教育他走正路,不走邪門歪道。
58、驕傲奢侈,淫逸懶惰,邪門歪道的根源。
59、’《詩經》上說“:留給孫子的好主意,就是安敬之道。
60、”就是指周武王留給成王的寶貴遺產。
61、“漢朝興起后,太宗派晁錯用法術教育太子,賈誼用《詩經》、《書經》教育梁王,到了中宗,也使劉向、王褒、蕭望之、周堪等人用文章儒學教育東宮以下的人員,沒有不選擇合適的人,促成他們的品德和才具。
62、現(xiàn)在皇太子諸王子,雖然年輕時就在學習,修習了禮樂,但是做太傅的尚未遇到賢才,官屬很少熟悉舊典。
63、應該廣泛挑選有威望、懂政事的名儒,用他們做太子太傅,東宮和諸王國,官屬應該配齊。
64、按舊規(guī)定,太子有十縣作湯沐邑,設保衛(wèi)人員,五天一朝見,坐在車廂,檢查膳食,不是朝見的日子,使仆、中允每天問安罷了,表明舉動不隨便,處處講究恭敬哩。
65、”書奏上后,皇帝采納了。
66、后來選司徒廉作望都長,得到官吏百姓的愛戴。
67、 建武三十年(55),班彪年五十二,死在官位上。
68、他所著的賦、論、書、記、奏事共九篇。
69、◆班固傳,班固字孟堅。
70、九歲時,能連句作文,誦讀詩賦,長大后,就廣泛通曉典籍,九流百家的言論,沒有不深入探討的。
71、他沒有固定的老師,不在章句上下功夫,只是掌握大義罷了。
72、性格寬厚和藹,和眾人相容,不因自己有才勝就高人一等,一些儒生因此羨慕他。
73、永平初年,東平王蒼用了至戚替驃騎將軍輔政,打開東閣,接納英雄,這時班固才二十歲,寫了報告給蒼說:“將軍憑著周公、召公的美德,立足于本朝,秉承休明的政策,建立威靈的尊號。
74、 從前的周公,現(xiàn)在的將軍,《詩》《書》所記載,沒有你們三人這樣的了。
75、古書說‘: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76、’班固幸而生在清明之世,參與視聽之末,憑著螻蟲豈的小,私觀國政之大,的確贊美將軍擁有千載之重任,步先圣之后塵,體弘美之資質,據(jù)高明之地位,廣采眾事,遵循六經,若白黑之別于目,求善永無止境,采擇狂夫的言語,不逆負薪的議論。
77、我私下見到幕府新開,廣延英俊,四方之士,踴躍上前,不顧衣裳顛倒。
78、將軍應該詳考唐、商的舉措,體察伊尹、皋陶之薦賢,使遠近沒有偏私,每個角落的人才都能知曉,目的在于總覽賢才,收集明智之士,替國家找到能人,使本朝得到安寧。
79、那么將軍才會養(yǎng)志和神,優(yōu)游于廟堂之上,光名宣揚于當代,遺烈永垂于無窮的后世。
80、“我見到故司空椽桓梁,早有宿儒的大名,品德冠于州里,七十歲從心所欲,行為不越規(guī)矩是清廟的光輝,當代的英才。
81、京兆祭酒晉馮,年少時即修身,白了頭還不違初志,好古樂道,玄默自守,古人的美好品德,當代人沒有能趕上的。
82、扶風椽李育,明經書,行為好,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屋土階。
83、京兆、扶風兩郡都去邀請,因為家貧,幾次因病辭去。
84、溫故知新,論議通明,廉清修..,行能純備,雖前世名儒,國家之所器重,韋、平、孔、翟,(韋賢、平當、孔光、翟方進),沒有再好的了。
85、應叫人考核實績,來參與萬事。
86、京兆督郵郭基,孝行州里聞名,經學被師門稱贊,政務的功績,有特別的功效。
87、如果碰上明時,在下僚作事,進能像鴻鳥高飛,退能像杞梁那樣以身殉國。
88、氵京州從事王雍,親身有卞嚴的節(jié)操,加上術藝文章,氵京州的頭面人物,沒有在王雍之前的了。
89、古時周公舉一方之才則其他三方埋怨,說‘怎么把我放在后邊呢’。
90、應該及時打開府門,使遠方之人得到安慰。
91、 弘農功曹使殷肅,學問通達,見聞很廣,才能超人,誦《詩》三百篇,能接待外賓。
92、這六個人,都有特殊品行才干,品德高于當世,如蒙接納,以輔佐高明,這正是山梁之秋,孔夫子所嘆息的呀!從前卞和獻寶,被截斷腳趾,屈原進獻忠言,終于沉于汩羅,可是和氏之璧,千載留下光彩,屈子的遺著,萬世稱贊。
93、希將軍明察秋毫,廣伸視聽,少降身份,多聽下問,使塵埃之中,永遠沒有荊山、汩羅的遺恨。
94、”東平王蒼采納了班固的意見。
95、父親班彪死了,回到鄉(xiāng)里。
96、班固認為班彪所續(xù)寫的前史不夠詳細,于是深入鉆研,想完成父親的遺業(yè)。
97、不久有人上書顯宗,告班固私自改動國史,朝廷有詔書到郡,將班固關在京兆獄,全部抄走他家的書籍。
98、先有扶風人蘇朗偽言圖讖之事,被下獄而死。
99、 班固之弟班超害怕班固被郡里所核考,不能自己辯明是非,于是到朝廷上書,被皇上召見,全部講述班固著述的本意,而郡里也將他的書呈上,顯宗感到很奇異,召班固作校書郎,授職蘭臺令史,與前睢陽令陳宗、長陵令尹敏、司隸從事孟異共寫成《世祖本紀》。
100、后來,升為郎,典校秘書。
101、班固又撰寫功臣、平林、新市、公孫述等人的事跡,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奏給皇上。
102、皇上又使他完成以前所著的史書。
103、班固認為漢朝繼承唐堯的天運,以建帝業(yè),至于六代,史臣才追述功德,私作本紀,編于百王之末,冊于秦漢之列,太初以后,缺而不錄,所以探撰前面記載,綴集耳之所聞,寫成《漢書》。
104、 從高祖開始,到孝平王莽被殺,十有二代,共二百三十年,綜合他們的行事,傍貫《五經》,上下洽通,寫成《春秋》考紀、表、志、傳共百篇。
105、班固從永平中年開始受詔,絞盡腦汁,深思二十多年,至建初年間才寫成。
106、當代很重視其書,學者沒有不誦讀的。
107、班固后因母喪離開官職。
108、 永元初年,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用班固作中護軍,與參議。
109、北單于聽說漢軍出來,派使者到居延塞,想繼續(xù)來一次呼韓邪故事,朝見天子,請派大使。
110、竇憲上書派班固行中郎將事,率領數(shù)百騎兵與虜使者從居延塞出來迎接。
111、正逢南匈奴掩破北庭,班固到了私渠海,聽說虜中亂,就帶兵回來。
112、等到竇憲失敗,班固先被免官。
113、班固不曾教育自己的兒子,兒子們多半不遵守法度,吏人很傷腦筋。
114、起初,洛陽令種兢出來巡視,班固的家奴干擾他的車騎,官吏椎呼之,家奴醉后罵人,種兢大怒,害怕竇憲不敢發(fā)泄,內心記恨。
115、等到竇氏的賓客都被捕考查,種兢因此捕系班固,于是死在獄中。
116、時年六十一歲。
117、朝廷下詔譴責種兢,抵主者吏罪。
118、班固所著《典引》、《賓戲》、《應譏》、詩、賦、銘、誄、頌、書、文、記、論、議、六言,存在的共四十一篇。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