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意思,石榴裙是什么意思這個(gè)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在唐代,石榴裙是年輕女子極為青睞的一種服飾款式。
2、這種裙子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它顏色,往往使穿著它的女子俏麗動(dòng)人。
3、唐人萬楚在《五月觀妓》中說:“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4、”韋莊也唱道:“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贈(zèng)姬人》)。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曾描寫了那位彈琵琶的女子色藝驚人:“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6、”這“血色羅裙”即是石榴裙。
7、 石榴裙流傳的時(shí)間很久遠(yuǎn),明代唐寅在《梅妃嗅香》一詩中寫道:“梅花香滿石榴裙”。
8、雖寫的是唐朝之事,即可看出當(dāng)時(shí)現(xiàn)實(shí)生活中,此種款式的裙子仍為年輕女子所珍愛。
9、 由于石榴裙經(jīng)久不衰,于是俗語中說男人被美色所征服,稱之為“拜倒在石榴裙下”,至今仍在鮮活地用著。
10、 唐代的婦女,對(duì)裙子特別鐘情。
11、除石榴裙外,還有許多別致的款式。
12、初時(shí),裙子窄而瘦長(zhǎng),穿者將裙子提得很靠上,甚至齊到胸乳,故唐詩中有“慢束羅裙半露胸”的句子。
13、到盛唐時(shí),裙子的制作精美華麗,有的價(jià)格昂貴,主要式樣有間裙、百鳥裙、花籠裙等。
14、間裙,即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的材料互相間隔和排列而做成的裙子,每一間隔叫作一“破”,有“六破”、“七破”和“十二破”之分,顏色有紅綠、紅黃、黃白諸種。
15、百鳥裙,用多種飛禽的羽毛捻成線織成的裙子,因做工考究, 故立體感強(qiáng),“正視為一色,旁視為一色,目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穿上它“百鳥之狀皆見”(《新唐書》)。
16、花籠裙,是用輕軟細(xì)薄而又半透明的“單絲羅”織繡而成,上面用各種顏色的絲線繡出花鳥等圖案。
17、百鳥裙和花籠裙,都是穿在一般裙子外的套裙。
18、此外,還有百疊裙、畫裙(在裙子上直接作畫)等。
19、 直到今天,裙子仍是女性常用的服飾,只是品類更加繁多、款式更為新奇了。
20、【關(guān)于石榴】石榴(punica grantum L.)在百果之中,不算是最香最甜的,但造型別致、口味獨(dú)特逗人喜愛。
21、 石榴是百子同包,金房玉隔,果皮一旦綻開,里面通常分為六個(gè)子室,每一子室都藏有許多種子,所以在吃時(shí)就會(huì)生出聯(lián)想,想到子孫后代繁衍興旺,想到自己的事業(yè)后繼有人,石榴自古稱為吉祥之果。
22、 【關(guān)于石榴裙的傳說】在我國(guó),有關(guān)石榴裙的傳說,比石榴果還要豐富生動(dòng),紅得似火的石榴花,易于想到男子對(duì)異性的熱烈追求和向往。
23、 南北朝詩人何思徵在他的《南苑逢美人》詩中就寫過兩句:“風(fēng)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用石榴來暗比心中美女。
24、元代的劉鉉《烏夜啼》中就把石榴直指女子的裙裾了:“垂楊影里殘,甚 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東風(fēng),暮雨急,曉霞濕,綠玲瓏,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25、到了明代,石榴裙的說話就固定下來,如蔣一葵的《燕京五月歌》:“石榴花發(fā)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
26、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女兒染紅裙”。
27、石榴籽象征子孫興旺,石榴花喻示女性之美,所以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理所當(dāng)然。
28、紅裙。
29、梁元帝《烏棲曲》:“芙蓉這帶石榴裙。
30、” 石榴裙在唐時(shí),是一種流行服飾,尤其中青年婦女,特別喜歡穿著。
31、如唐人小說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這樣的裙子。
32、唐詩中亦有許多描寫,如李白詩:“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詩:“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杜審言詩:“桃花馬上石榴裙”;萬楚五詩:“紅裙妒殺石榴花”武則天詩:“不信比來長(zhǎng)下淚,開箱驗(yàn)取石榴裙”等。
33、石榴裙一直流傳至明清,仍然受到婦女歡迎。
34、《紅樓夢(mèng)》里亦有大段描寫,可相印證。
35、【“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來歷】“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對(duì)風(fēng)流女性崇拜傾倒的俗語。
36、這句俗語的產(chǎn)生與唐明皇和楊貴妃有關(guān)。
37、 傳說楊貴妃非常喜愛石榴花。
38、唐天寶年間,唐明皇投其所好,在華清池西繡嶺、王母祠等地廣泛栽種石榴,每當(dāng)榴花競(jìng)放之際,這位風(fēng)流天子即設(shè)酒宴于“熾紅火熱”的石榴花叢中。
39、 楊貴妃飲酒后,雙腮緋紅,唐明皇愛欣賞寵妃的嫵媚醉態(tài),常將貴妃被酒染之粉頸紅云與石榴花相比,誰紅得艷麗?因唐明皇過分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大臣們不敢指責(zé)皇上,則遷怒于楊貴妃,對(duì)她拒不使禮。
40、 楊玉環(huán)無奈,依然愛賞榴花,愛吃石榴,特別愛穿繡滿石榴花的彩裙。
41、一天唐明皇設(shè)宴召群臣共飲,并邀楊玉環(huán)獻(xiàn)舞助興。
42、可貴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邊,向皇上耳語道:“這些臣子大多對(duì)臣妾側(cè)目而視,不使禮,不恭敬,我不愿為他們獻(xiàn)舞。
43、”唐明皇聞之,感到寵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將,見了貴妃一律使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yán)懲。
44、 眾臣無奈,凡見到楊玉環(huán)身著石榴裙走來,無不紛紛下跪使禮。
45、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傳千年,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語。
46、v紅裙。
47、梁元帝《烏棲曲》:“芙蓉這帶石榴裙。
48、” 石榴裙在唐時(shí),是一種流行服飾,尤其中青年婦女,特別喜歡穿著。
49、如唐人小說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這樣的裙子。
50、唐詩中亦有許多描寫,如李白詩:“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詩:“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杜審言詩:“桃花馬上石榴裙”;萬楚五詩:“紅裙妒殺石榴花”等。
51、石榴裙一直流傳至明清,仍然受到婦女歡迎。
52、《紅樓夢(mèng)》里亦有大段描寫,可相印證。
53、“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詞的來歷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對(duì)風(fēng)流女性崇拜傾倒的俗語。
54、這句俗語的產(chǎn)生與唐明皇和楊貴妃有關(guān)。
55、 據(jù)說楊貴妃很喜歡石榴,為此,唐明皇在華清宮附近種了不少石榴供她觀賞。
56、唐明皇愛看楊貴妃酒后的醉態(tài),常把貴妃灌醉以觀賞她那嫵媚之態(tài)。
57、而石榴是可以醒酒的,故在觀賞之后,唐明皇常剝石榴喂到楊貴妃口中。
58、朝中大臣對(duì)此很是看不過去,對(duì)楊貴妃怨言日生,楊貴妃為此很不高興。
59、 一天,唐明皇邀群臣宴會(huì),請(qǐng)楊貴妃彈曲助興。
60、楊貴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動(dòng)聽之時(shí),故意把一根弦弄斷,使曲子不能彈奏下去。
61、唐明皇忙問是什么原因,楊貴妃乘機(jī)說,因?yàn)槁犌某甲訉?duì)她不恭敬,司曲之神為她鳴不平,故把弦弄斷了。
62、唐明皇很相信她的話,于是降下旨意:以后無論將相大臣,凡見貴妃均須行跪拜禮,否則格殺不赦。
63、從此,大臣們見到楊貴妃都誠(chéng)惶誠(chéng)恐地拜倒在地。
64、 因?yàn)闂钯F妃平日總喜歡穿繡有石榴的裙子,所以那些大臣私下都用“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話來開玩笑。
65、==========================《紅樓夢(mèng)》“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藥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一段,“香菱起身,低頭一瞧,見那裙上猶滴滴點(diǎn)點(diǎn)流下綠水來。
66、正恨罵不絕,可巧寶玉見他們斗草,也尋了些草花來湊戲,忽見眾人跑了,只剩了香菱一個(gè),低頭弄裙,因問:“怎么散了?”香菱便說:“我有一枝夫妻蕙,他們不知道,反說我謅,因此鬧起來,把我的新裙子也遭塌了。
67、”寶玉笑道:“你有夫妻蕙,我這里倒有一枝并蒂菱。
68、”口內(nèi)說著,手里真?zhèn)€拈著一枝并蒂菱花,又拈了那枝夫妻蕙在手內(nèi)。
69、香菱道:“什么夫妻不夫妻、并蒂不并蒂!你瞧瞧這裙子!”寶玉便低頭一瞧,“噯呀”了一聲,說:“怎么就拉在泥里了?可惜!這石榴紅綾,最不禁染。
70、”可見,此處的石榴裙乃是“石榴紅裙”。
71、==========================石榴(punica grantum L.)在百果之中,不算是最香最甜的,但造型別致、口味獨(dú)特逗人喜愛。
72、 石榴是百子同包,金房玉隔,果皮一旦綻開,里面通常分為六個(gè)子室,每一子室都藏有許多種子.所以在吃時(shí)就會(huì)生出聯(lián)想,想到子孫后代繁衍興旺,想到自己的事業(yè)后繼有人,石榴自古稱為吉祥之果。
73、 在我國(guó),有關(guān)石榴裙的傳說,比石榴果還要豐富生動(dòng),紅得似火的石榴花,易于想到男子對(duì)異性的熱烈追求和向往。
74、南北朝詩人何思徵在他的<南苑逢美人>詩中就寫過兩句:\"風(fēng)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用石榴來暗比心中美女.元代的劉鉉<烏夜啼>中就把石榴直指女子的裙裾了:\"垂楊影里殘,甚 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東風(fēng).暮雨急,曉霞濕,綠玲瓏,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到了明代,石榴裙的說話就固定下來,如蔣一葵的<燕京五月歌>:\"石榴花發(fā)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女兒染紅裙.\"。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
標(biāo)簽: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qǐng)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