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吳茱萸圖片視頻,吳茱萸圖片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吳茱萸(學名Tetradiumruticarpum,原名Euodiaruticarpa),別名吳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樹、左力純幽子、米辣子等。
2、嫩果經泡制涼干后即是傳統(tǒng)中藥吳茱萸,簡稱吳萸,是苦味健胃劑和鎮(zhèn)痛劑,又作驅蛔蟲藥。
3、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植物吳茱萸與中藥吳茱萸圖片,讓我們來認識吳茱萸是什么。
4、 ??? 一、吳茱萸圖片 ??? (一)形態(tài)特征 ??? 葉有小葉5-11片,小葉薄至厚紙質,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長6-18厘米,寬3-7厘米,葉軸下部的較小,兩側對稱或一側的基部稍偏斜,邊全緣或淺波浪狀,小葉兩面及葉軸被長柔毛,毛密如氈狀,或僅中脈兩側被短毛,油點大且多。
5、 ??? 花序頂生;雄花序的花彼此疏離,雌花序的花密集或疏離;萼片及花瓣均5片,偶有4片,鑷合排列;雄花花瓣長3-4毫米,腹面被疏長毛,退化雌蕊4-5深裂,下部及花絲均被白色長柔毛,雄蕊伸出花瓣之上;雌花花瓣長4-5毫米,腹面被毛,退化雄蕊鱗片狀或短線狀或兼有細小的不育花藥,子房及花柱下部被疏長毛。
6、 ??? 果序寬(3-)12厘米,果密集或疏離,暗紫紅色,有大油點,每分果瓣有1種子;種子近圓球形,一端鈍尖,腹面略平坦,長4-5毫米,褐黑色,有光澤。
7、花期4-6月,果期8-11月。
8、 ??? (二)生長習性 ??? 吳茱萸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山坡地、平原、房前屋后、路旁均可種植。
9、中性,微堿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都能生長,但作苗床時尤以土層深厚、較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為佳。
10、低洼積水地不宜種植。
11、 ??? (三)地理分布 ??? 產秦嶺以南各地,但海南未見有自然分布,曾引進栽培,均生長不良。
12、各地有小或大量栽種。
13、日本也有。
14、 ??? (四)繁殖方法 ??? 根插繁殖 ??? 選4-6年生、根系發(fā)達、生長旺盛且粗壯優(yōu)良的單株作母株。
15、于2月上旬,挖出母株根際周圍的泥土,截取筷子粗的側根,切成15厘米長的小段,在備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厘米開溝,按株距10厘米,將根斜插入土中,上端稍露出土面,覆土稍加壓實,撓稀糞水后蓋草。
16、2個月左右即長出新芽,此時去除蓋草,并澆清糞水1次。
17、苗高5厘米左右時,及時松土除草,并澆稀糞水1次。
18、翌春或冬季即可出圃定植。
19、移栽方法是:接株行距2米×3米,挖穴深60厘米左右,穴徑為50厘米,施人腐熟基肥10千克。
20、每穴栽1株,填土壓實澆水。
21、 ??? 2、枝插繁殖 ??? 進1-2年生發(fā)育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取中段,于2月間,剪成20厘米長的插穗,插稿須保留3個芽眼,土端截平,下端近節(jié)處切成斜面。
22、將插穗下端插入1毫升/升(ppm)的吲哚丁酸溶液中,浸半小時取出,按株行距10厘米×20厘米斜插入苗床中,入土深度以穗長的2/3為宜。
23、切忌倒插。
24、覆土壓實,澆水遮蔭。
25、一般經1-2個月即可生根,地上酃芽抽生新枝,第二年就可移栽。
26、 ??? 3、分蘗繁殖 ??? 吳茱萸易分蘗,可于每年冬季距母株50厘米處,刨出側根,每隔10厘米割傷皮層,蓋土施肥覆草。
27、翌年春季,便會抽出許多的根蘗幼苗,除去蓋草,待苗高30厘米左右時分離移栽。
28、 ??? (五)植物文化 ??? 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吳茱萸原生長在吳國,稱為吳萸。
29、有一年,吳國將吳萸作為貢品進獻給楚國,楚王見了大為不悅,不聽吳臣解釋,將其趕了出去。
30、幸虧楚國有位精通醫(yī)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吳萸,并種在自家的院子里。
31、一日,楚王受寒而舊病復發(fā),胃疼難忍,諸藥無效。
32、此時,朱大夫將吳萸煎湯治好了楚王的病。
33、當楚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前往吳國道歉,并號召楚國廣為種植吳萸。
34、為了讓人們永遠記住朱大夫的功勞,楚王把吳萸更名為吳茱萸。
35、 ??? 二、中藥吳茱萸圖片 ??? 【性味歸經】辛、苦,熱。
36、有小毒。
37、歸肝、脾、胃、腎經。
38、 ??? 【功效】散寒止痛,溫中止嘔,助陽止瀉。
39、 ??? 【應用】 ??? 1.用于寒滯肝脈諸痛證。
40、本品辛散苦泄,性熱祛寒,既散肝經之寒邪,又解肝氣之郁滯,為治肝寒氣滯諸痛之要藥。
41、治寒疝腹痛,常與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如《醫(yī)方簡義》導氣湯。
42、治厥陰頭痛,常與人參、生姜等同用,如吳茱萸湯。
43、治沖任虛寒、瘀血阻滯之痛經,可與桂枝、當歸、川芎等同用,如溫經湯。
44、若寒濕腳氣腫痛,或上沖入腹,常與木瓜、蘇葉、檳榔等同用,如雞鳴散。
45、 ??? 2.用于胃寒嘔吐證。
46、本品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之功。
47、治中焦虛寒之脘腹冷痛,嘔吐泛酸,常與人參、生姜等同用,如吳茱萸湯。
48、治外寒內侵、胃失和降之嘔吐、可與半夏、生姜等同用。
49、 ??? 3.用于虛寒泄瀉證。
50、本品能溫脾益腎、助陽止瀉,為治脾腎陽虛,五更泄瀉之常用藥,多與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如四神丸。
51、此外,以本品為末醋調敷足心(涌泉穴),可治口瘡,現代臨床并用以治療高血壓病。
52、 ??? 【用法用量】煎服,1.5~6g。
53、外用適量。
54、 ??? 【使用注意】本品辛熱燥烈,易耗氣動火,故不宜多用、久服。
55、 ??? 備述 ??? 1.《本經》:“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邪,開腠理。
56、” ??? 《本草綱目》:“開郁化滯,治吞酸,厥陰痰涎頭痛,陰毒腹痛,疝氣血痢,喉舌口瘡。
57、” ??? 2.本品含揮發(fā)油。
58、油中主要成分為吳茱萸烯、羅勒烯、吳茱萸內酯、吳茱萸內酯醇等。
59、此外尚含吳茱萸酸、吳茱萸苦素及吳茱萸堿、吳茱萸次堿等多種生物堿。
60、本品有鎮(zhèn)痛作用。
61、能升高體溫,大量時能興奮中樞,并引起視力障礙、錯覺。
62、用其煎劑給犬灌胃,有明顯的降壓作用,但當與甘草配伍時,其降壓作用消失,其降壓作用主要是擴張外周血管所致,且與組織胺釋放有關。
63、其煎劑對家兔小腸活動的影響,低濃度時興奮,高濃度時抑制。
64、本品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血栓及纖維蛋白血栓形成。
65、本品煎劑、吳茱萸次堿和脫氫吳茱萸堿對家兔離體及在體子官有興奮作用。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